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專家:法國文化人總是把電影當學問來做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8-5 22:11|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357| 評論: 0|來自: 文匯報

摘要: 眾所周知,法蘭西文化富於批判精神和哲理思考。與美國電影推崇商業化不同,法國文化人總是把電影當學問來做。上世紀50年代後期,安德烈・巴贊以弗格森主義、現象學和存在主義作爲美學基礎,提出了『再現事物原貌是電 ...
眾所周知,法蘭西文化富於批判精神和哲理思考。與美國電影推崇商業化不同,法國文化人總是把電影當學問來做。上世紀50年代後期,安德烈・巴贊以弗格森主義、現象學和存在主義作爲美學基礎,提出了『再現事物原貌是電影的本性』之本體論,同他的多名子弟一起在西方掀起了『最偉大的電影運動』――『新浪潮』,對電影美學和世界電影製作產生了巨大影響。  
  之後,哲學和電影的聯姻在法國一直傳承下來。薩特公開評論電影;梅洛・龐蒂寫有關電影的哲學論文;羅蘭・巴特不但寫影評,還演銀幕角色。近幾年,吉爾・德勒茲、雅克・朗西埃、阿蘭・巴迪歐等出版了與電影相關的著作和文集,位於巴黎的MK2電影院常年邀請哲學家作電影講演。
  法國思想家們酷愛並研究電影,原因諸多,除了個人嗜好和拿電影建構個人哲學思想體系之外,他們意識到電影已經成爲統治性的藝術,且也是當今機械複製時代最具感性魅力的藝術形式。法國思想家們的這一觀點儘管跟美英理論家們的觀點即『21世紀電影不再有主宰的地位,可能被一種視音頻的新媒體取代』大相逕庭,但是不論網際網路抑或新媒體都是爲影片作爲內容產品提供傳播的媒介,超視綜合體的沉浸式體驗作爲未來的觀影方式將使電影院繼續存在。電影不會死!
  這幾年,觀眾人次劇減而使得攝製成本劇增,西方電影業界尤其是好萊塢都在焦慮地談論『如何拯救電影』。然而去年無對白的黑白片【藝術家】力克多部好萊塢大片捧得4項奧斯卡大獎,正是法國電影人爲西方電影擺脫危機提供了出路。而法國思想家對電影重新進行哲學思考,又爲電影理論創新提供了途徑。從哲學層面研究電影,還將會使電影-哲學的聯姻結出更多果實。
  在法國眾多迷戀電影的思想家中,最有見解和最給人啟示的有這樣三位――埃德加・莫蘭(Edgar Morin)著有『大眾文化三部曲』――【電影或想像的人】、【論明顯】和【時代精神】,與讓・魯什合拍人類學電影【夏日紀事】。他認爲:電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獨特的『機器的藝術』,製造和滿足幻覺;『電影既是藝術又是工業,既是社會現象又是美學現象』,亦即『電影既是社會現象中的商品,又是美學現象中的藝術』。這一觀點兼顧了電影的商品屬性和藝術屬性,十分全面。莫蘭還認爲,生產電影有兩種系統,『私營系統』和『國營系統』。前者最大化地牟取利潤,後者則最大化地控制意識形態;前者高度集中了技術,追求效率和標準化,而後者集中了官僚形式和藝術權威,追求新鮮感和創造性。但是這兩個系統之間,電影不必選擇其一,因爲它們有著共同訴求,亦即最大限度吸引注意力,滿足觀眾的需要。事實上現在世界影壇上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相互交融,同存共榮。
  電腦特效技術的日益精進,使得電影可以像文學一樣把天馬行空的想像世界活生生呈現出來。而莫蘭在其50多年前撰寫的【電影或想像的人》裡早已提出:電影把夢和幻想轉換爲可以消費的社會化物品,『電影更需要對想像世界的素材進行加工和重組,根據想像的內在原則設定戲劇衝突,並用視聽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是因爲人類早就有運動的想像活動和本源視覺,而電影『乃是人類古老的欲望和本能在現代以機器方式實現的化身』,『電影成爲人類思考、認識和經驗外部世界的模擬器』。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迄今唯一一位全面而系統地研究電影的哲學家,在【電影Ⅰ:運動-影像】和【電影Ⅱ:時間-影像》裡提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論點:宇宙本身系一部無始無終的電影即『宇宙-電影』;而電影是『宇宙-電影』的經驗式呈現,哲學則是『宇宙-電影』的思辨式揭示。這是對電影和哲學的嶄新闡釋,由之誕生了一種電影與哲學交互流變的『電影-哲學』。德勒茲不像巴贊那樣否定蒙太奇,而是認爲,電影創作主要包含三個環節:取景、分鏡和蒙太奇。『取景,這是確定一個人爲封閉的臨時整體集合』;『分鏡,這是確定運動或分布在整體集合各成分中的運動,但運動也表現了全體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是由蒙太奇決定的』。蒙太奇的法文Montage原始含義是『裝配』,其目標是構建時間流變的電影影像,亦即不停息的『時空聚塊』。而宇宙的奧妙也在於運動和時間,時間作爲宇宙的靈魂,綿延不息地在宇宙間裝配、再裝配。『時間蒙太奇』將宇宙裝配得宛如一場無窮無盡的『電影』。上述把電影和宇宙統一起來的哲學闡釋,有助於電影在時空間和敘事形式建構上有更多的創新。賈樟柯的【天註定】獲第66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劇本獎的原因之一,正在於其四段故事的複式敘事大大增加了劇情容量、時間流變和空間跨度。
  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ere)在【命運】等一系列著作里,將自己的審美政治理論貫徹於電影研究,重新梳理世界電影史,認爲愛森斯坦、維爾托夫等蘇聯學派的『電影共產主義』理論有欠缺,而推崇戈達爾、布列松等法國學派的主張即『政治地拍電影,由拍電影去發動政治』。當前西方電影、特別是好萊塢電影強調『政治正確』、以普世和普適爲幌子宣揚西方價值觀的做法蓋源於此種電影政治觀。(嚴敏)
來源:文匯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