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揭秘齊桓公究竟失敗在什麼地方:錯用身邊人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5-15 23:24| 發佈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890| 評論: 0|來自: 北京晨報

摘要: 核心提示:最後,錄一則他飲酒的趣事。【履常齋石刻】一則不知致何人的書簡云:『前日飲酒殊歡,遂至過量,醉中不能相別,還家遽已頹然。小兒生六七歲者,未識乃翁醉,皆驚呼戲笑之。凌晨食肝生,頗覺當年情味猶在, ...
核心提示:最後,錄一則他飲酒的趣事。【履常齋石刻】一則不知致何人的書簡云:『前日飲酒殊歡,遂至過量,醉中不能相別,還家遽已頹然。小兒生六七歲者,未識乃翁醉,皆驚呼戲笑之。凌晨食肝生,頗覺當年情味猶在,但老不任酒力矣。』


『悟』為此道之起步,『破』為此道之續步,『習』為此道之化步。


      齊桓公本是一代雄傑,在賢相管仲和鮑叔牙的輔佐下,成為春秋時期各諸侯的第一位霸主。而至晚年則意志衰退,寵妾用奸,好色起佞。他有六個兒子,均從庶出,也都有資格繼承君位。齊桓公先是立昭為太子,而豎刁、易牙等人卻欲謀立無詭為太子,並對管仲極為不滿,利用近臣身份多次誹謗他。


      當管仲告誡桓公,要遠離這三個人時,他很有些捨不得。才離開幾天,便覺得日子很不好過,因為其他人都不及這三個人辦事合乎他的心意。於是,又把這三人召回身邊。


      管仲病危時,桓公曾問他群臣誰能做相國,管仲沒有正面回答。桓公問易牙怎麼樣,管仲說這種人是靠不住的。桓公又問開方如何,管仲說這種人是不忠誠的。桓公再問豎刁怎麼樣,管仲說這種人並不是真的忠心,管仲對這三位近臣都作了揭露,認為他們都另有所圖,不可委以重任。


      等到桓公一病不起的時候,易牙、豎刁便趁機發動,管仲死後,齊桓公年事已高,又多內寵,身體難支,於是朝中大權便落宮廷政變,把桓公囚於宮中。他們先是假傳聖旨,不准桓公諸子和大臣入宮探病,後又斷了桓公的飲食,只有一宮女晏娥從洞中爬入前來侍奉。桓公問她,自己饑渴交加,怎麼無人送水送飯。晏娥告訴他,易牙、豎刁在外作亂,封鎖宮廷已經很久了。桓公至死才領悟,但為時已晚,最後含恨而死,晏娥也撞柱而亡。


      桓公被餓死以後,易牙、豎刁秘不外宣,並對聚集宮門口的朝廷官員大下毒手。接着長公子無詭即位,其他諸公子爭相佔據了左宮、右宮及其他重要據點,使整個齊國成了一座人間地獄。而桓公的屍體卻一直無人理睬。


      第二年,宋襄公聯合其他諸侯軍兵伐齊,易牙、豎刁等亂黨賊子或被殺、或潛逃。齊國在經歷這場動亂之後,國力已經遠非桓公為霸主時可比。如果齊桓公能夠聽取管仲等賢臣的勸告,遠離易牙等佞臣,也不會落得那樣一個悲慘的下場,齊國的興盛還可以持續更長時間。


      事件分析:真正的明主即使自身的才能並不是很高,但他們依然能夠得到天下,治理好天下,這是因為他們善於任用那些道德和才能都很高的人來輔佐自己。身為一個君主,身邊必定有一些輔佐自己的關鍵人物,那麼該如何拿捏自己與這些人的關係,便成為一個君主成敗的直接因素。齊桓公慘死宮中卻無人知曉,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就是因為他沒能拿捏好自己與身邊親信的關係。


      說得更透徹一點,齊桓公敗就敗在他沒能很好地悟人。桓公因為沒有悟而錯用人,最後親手把自己送入虎口。『一葉障目』就是講齊桓公這種不能通透領悟別人的人,這些『披着羊皮的狼』用偽善的面孔讓齊桓公誤以為他們是真正的羊,很自然,他將必然變成這群『狼』口中的糧食。如此悲慘的下場,只因沒有『悟人』! 
來源:北京晨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