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舒藝 『排行榜是傳播經典的一種「策略」,希望用科學方法引起人們的閱讀興趣。』前不久,武漢大學王兆鵬教授推出【宋詞排行榜】一書,採用統計學等科學方法對宋詞進行排名,選取前100首流傳較廣的作品整理出版。『現在的很多大學生都不讀唐詩宋詞,讓做經典研究的學者感到悲哀。』身為唐詩宋詞研究學者的王兆鵬說,這也是促成他做排行榜的原因之一。 今天,怎樣吸引人們閱讀經典,推廣經典,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做個經典閱讀『指南針』 什麼才是大多數人公認的經典?文學批評對文學經典的建構有重要意義。以柳永的詞【蝶戀花】為例,這首詞在古代並沒有多少影響,因為王國維【人間詞話】引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作為人生一種境界,於是得到公眾認同。王兆鵬所做的排行榜,是古代文學批評方式的現代轉換。其實古人早已有品評詩歌的方式,面對現有的龐雜的詩詞選本,以文獻資料和數據的科學統計為依據做一個新的選本,不失為對今人推薦經典的一種嘗試。 那麼,當代作品中有沒有經典?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認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之經典的標準,不能用幾十年、幾百年前的標準來套現在的作品。所有的批評應建立在更為客觀、廣博、有歷史感的基礎上。『今天要在新的世界性文學、中國文化自我更新、中華文學自我創造的語境中來理解,才能產生經典。應該向讀者推薦這個時代的經典。』以被援引、被借閱次數的多少等統計數據為依託,借用統計學的方法來製作閱讀的指南針,或許對推介今日經典亦有啟發。 拉近經典與讀者的距離 經典作品尤其是古代經典,容易讓現代人產生距離感。這就需要在保證內容品質的前提下,採用現代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人們對經典的閱讀。在大學的實際教學,讓王兆鵬注意到這個問題。他結合多媒體等現代技術手段來講授古典文學。他嘗試用『情景還原』的方法對古詩做意境講解,不用文字而用圖像,要求學生充分利用照片、畫面等多種電子形式來表達自己對古典文學的理解。『學生做起來覺得有意思,有興趣了,這才會回歸到紙本閱讀。』 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接觸經典的主要途徑仍然是傳統的出版物。據人民文學出版社古典文學編輯室主任周絢隆介紹,人文社每年經典作品的重印書佔比達60%,超過新書。但如何將經典作品推廣出去,還需下一番功夫。『我們提出一個概念――古典的內容、時尚的形式。』周絢隆說。中華書局副總編輯顧青認為,『經典需要普及』。中華書局所做的工作,就是使大眾將原來看不懂的典籍都能看懂,以前是學者看懂,現在大眾也能看懂,好的學術內容應該為大眾服務。『我們會根據不同的受眾群體來做古籍的注釋和文白對照等工作,擴大受眾面。下一步,還將做一些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選本。』此外,還得符合推廣的規律與要求,做大品牌,做好營銷,儘量讓資源效益最大化。 典走進當下路正長 經典閱讀是一種精品閱讀。目前,出版市場上經典作品的版本非常多,魚龍混雜,讓人眼花繚亂。『選本太多,有好的也有粗製濫造的,客觀上說粗製濫造的多。』周絢隆說,粗製濫造的文本必然會傷害經典,傷害讀者的閱讀體驗。 經典閱讀的推廣活動形式多樣,但往往有南轅北轍的現象。在顧青看來,對於經典的推廣,切忌熱情有餘而學養不足,『選擇高品質的文本做推廣工作,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盲目的閱讀只會適得其反。』再比如高考語文試題,設置文學常識的考查和詩詞填空等題型,目的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閱讀經典,但最後往往變成學生以大量的背誦來應付考試,造成了學生對經典作品的反感。畢竟只有體會了經典的美,才能從根本上熱愛經典。 經典閱讀是一種文化傳承,要讓讀者在文化傳承的語境中接受經典作品。今天的文化多被娛樂、享樂所佔據,如果沒有對經典的堅守,文化的平面化、粗鄙化、無聊化就將不斷擴大。隨着時代的變遷,如何讓經典走入當下生活,進入大眾視野,深入閱讀者心中,是一道待解的課題。 來源:人民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