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电影逐渐成为势不可挡的娱乐方式,罗杰・伊伯特决定“在黑暗中醒来”,更多的人选择与导演们共谋片刻沉醉。不管影评人怎样义正辞严地批判、观众如何引经据典地吐槽,“青春电影”还是一部接一部地来了。
青春电影是个不大科学的提法,覆盖范围太过宽泛,校园、爱情、创业,但凡与年轻人有关的影片,几乎都能被纳入范畴,但这丝毫不影响青春成为最有效的商业诱饵。在经历了《海角七号》、《艋{》、《翻滚吧!阿信》、《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一批台湾青春片的启发之后,大陆电影市场迎来了本土青春片的井喷。《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等相继取得超高票房之后,《青春派》、《小时代2》又将继续攻占剩余的暑期档,与来势汹汹的好莱坞大片分庭抗礼。 青春片与观众的“蜜月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对青春噱头的过度消费已为一些青春片招致如潮差评。不难发现,这些影片要么由名人导演,要么有明星出演,青春不过是一个时间概念,爱情、友情像是撒在植入广告上的一把作料。以观赏明星和俊男美女为目的的年轻人达成心愿,而指望怀念青春时光或是感受青春气息的观众大多败兴而归。 其实,与青春片有关的观影体验比其他类型的电影更容易令人失望。与一群陌生人一起坐在黑屋子里,看着可能再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青春故事,很难成为特别快活的经历。而目睹一波波少男少女心满意足地走出影院,“代沟”“Out”之类的感受悄然来袭,年纪较大的观众常常后悔不迭。每代人所拥有的迥然不同的时代记忆,以及每个人对于青春十分“私人”的定义,决定了成熟的青春电影一定是小众的。美国青春片讲求深度,注重表现青春期的叛逆,如《歌舞青春》;日本偏好表现“残酷青春”,如《残酷青春物语》;欧洲的青春片则喜好张扬的个性和青春期的性朦胧。相比之下,我国的青春片正处于“青春期”,还没有形成特别鲜明的“性格特征”――这既是它得以吸引全民的优势,也为审美疲劳埋下了伏笔。 正如青春终将逝去,青春片必定以更快的速度新陈代谢。《小时代》的拥趸可能对《阳光灿烂的日子》毫无兴趣,《美国派8》的“粉丝”不仅不会把《猜火车》作为谈资,甚至不会去补习14年前的《美国派1》。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对待青春片的态度并不比其他电影宽容――几乎没有人会为一部青春片走进影院两次。( 叶 飞) 来源:中国文化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