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電影逐漸成為勢不可擋的娛樂方式,羅傑・伊伯特決定『在黑暗中醒來』,更多的人選擇與導演們共謀片刻沉醉。不管影評人怎樣義正辭嚴地批判、觀眾如何引經據典地吐槽,『青春電影』還是一部接一部地來了。
青春電影是個不大科學的提法,覆蓋範圍太過寬泛,校園、愛情、創業,但凡與年輕人有關的影片,幾乎都能被納入範疇,但這絲毫不影響青春成為最有效的商業誘餌。在經歷了【海角七號】、【艋{】、【翻滾吧!阿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一批台灣青春片的啟發之後,大陸電影市場迎來了本土青春片的井噴。【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小時代】等相繼取得超高票房之後,【青春派】、【小時代2】又將繼續攻佔剩餘的暑期檔,與來勢洶洶的荷里活大片分庭抗禮。 青春片與觀眾的『蜜月期』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對青春噱頭的過度消費已為一些青春片招致如潮差評。不難發現,這些影片要麼由名人導演,要麼有明星出演,青春不過是一個時間概念,愛情、友情像是撒在植入廣告上的一把作料。以觀賞明星和俊男美女為目的的年輕人達成心願,而指望懷念青春時光或是感受青春氣息的觀眾大多敗興而歸。 其實,與青春片有關的觀影體驗比其他類型的電影更容易令人失望。與一群陌生人一起坐在黑屋子裏,看着可能再也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青春故事,很難成為特別快活的經歷。而目睹一波波少男少女心滿意足地走出影院,『代溝』『Out』之類的感受悄然來襲,年紀較大的觀眾常常後悔不迭。每代人所擁有的迥然不同的時代記憶,以及每個人對於青春十分『私人』的定義,決定了成熟的青春電影一定是小眾的。美國青春片講求深度,注重表現青春期的叛逆,如【歌舞青春】;日本偏好表現『殘酷青春』,如【殘酷青春物語】;歐洲的青春片則喜好張揚的個性和青春期的性朦朧。相比之下,我國的青春片正處於『青春期』,還沒有形成特別鮮明的『性格特徵』――這既是它得以吸引全民的優勢,也為審美疲勞埋下了伏筆。 正如青春終將逝去,青春片必定以更快的速度新陳代謝。【小時代】的擁躉可能對【陽光燦爛的日子】毫無興趣,【美國派8】的『粉絲』不僅不會把【猜火車】作為談資,甚至不會去補習14年前的【美國派1】。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們對待青春片的態度並不比其他電影寬容――幾乎沒有人會為一部青春片走進影院兩次。( 葉 飛)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