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之水天上來』的下一句是什麼?湖北省作協會員劉聞雯答的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發生在江蘇衛視【一站到底】節目上的一幕,然而之後劉聞雯被網友炮轟其徒有虛名,『憑一張臉進的作協』。不少網友懷疑湖北省作協『門檻低』,作家協會的門檻是否如網友所說?作家又是否一定要做到博聞強識?記者採訪了省作家協會主席范小青。 加入作協無學歷要求 據范小青介紹,江蘇省作家協會目前每年都在發展會員,人數在100人左右。『江蘇是文化大省,不過我們的會員總數才2000多人,其他許多省都有五六千人了。』 據記者了解,加入湖北省作家協會需要滿足幾個硬性條件:1、公開發表的作品數量在20萬以上;2、作品的質量要通過協會進行的考核;3、事先要遞交申請表,還須有兩個會員推薦。而記者在【江蘇省作家協會章程】上看到,情況大體相同,『凡贊成本會章程,發表和出版過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學創作、批評和翻譯作品者,從事文學編輯和組織工作有顯著成績者,由本人申請,本會會員2人介紹或團體會員推薦,經本會批准,即為本會會員』。具體申請過程還要進行嚴密的申報手續。 范小青主席表示江蘇省作家協會的入會流程一樣嚴謹,『如果長期從事文學工作的話會更占優勢一些。』她提到,對會員的考核完全集中在作品上,並不考核其他方面,『學歷這些我們不考慮,我們就認作品。作家要用作品說話,但如果就算把古詩詞都背下來了但寫不出文章,這也沒用。』 看書多和寫好文無絕對關係 范小青告訴記者,目前協會中已經有一批80後的會員了,他們的寫作風格和老一代作家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變,『這是好事,在題材內容上他們有許多創新。但是不管是網絡文學還是傳統文學,最重要的一定是語言,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每個人的文筆都是慢慢打磨出來的,我們不要苛求年輕人能寫出大作家的感覺。』80後女作家劉聞雯背錯古詩,讓許多網友懷疑她文學素養不夠,而她也承認『還沒一般的普通人看的書多』。 那麼多讀書是否就能寫好文章?范小青表示這並不絕對,『多讀書肯定是有益處,但寫作是要靠悟性的,不是書讀得多文章就能寫得好。』她強調要就事論事,不能因為這個作家不看書就將她全盤否定。 年輕作家『跨界』可以理解 記者了解到,江蘇省作家協會中的大部分會員都不是專業作家,『靠寫作來養活自己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在業餘生活中進行文學創作。』同樣,劉聞雯的身份也不止是一個作家,還是足球寶貝、平面模特、主持人……娛樂化的身份模糊了劉聞雯身上的作家氣息,這也是眾多網友詬病她的一個原因。 范小青對此表示理解,『現在年青一代的作家和我們那個時代不同了。以前要求我們干一行愛一行,現在年輕人有更多的選擇。但歸根到底,如果要評判一個作家,那就得用作品說話,其他都不是標準。』 然而,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作家向記者表達了他的相反觀點,『她在台上答不上來題目,這件事我可以理解,畢竟可能緊張,忘記也是正常。但她以作家的頭銜參加節目,我覺得這有些作秀的成分。』該作家爆料,不少官員也加入了當地的作家協會,其實是附庸風雅,『我相信劉聞雯的主業肯定不是寫作。雖然她是作協的會員,但其實作協就是一個群眾團體,對她個人的行為沒有約束力。』(記者 陸一夫) 來源:金陵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