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峨眉山8月10日電 (胡敏 賀邵清)新疆天山的武林大會落下了帷幕,四川峨眉山的一場武術節還在持續,從北到南各種武術活動都在上演,在一片喧囂聲中,中國傳統武術的路在何方?
『傳統武術正處於「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中國武術史】的作者,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周偉良10日在峨眉武術論壇上表示,武術套路的標準化,競技武術商業化等,這些過度開發將導致武術內涵的淡化。 周偉良將中國武術精髓分爲技、身、心,『技就是技擊,身就是強身、心就是修身養性』。他認爲武術的技擊功能最後轉化的是道德自立,武術傳承更多的是要加強其文化研究。 競技武術追求的是『小道』,而追求傳統武術中國的文化價值才是『大道』。在中國傳統武術套路標準化過程中,許多人更多關注的是最後得分。 31年前,一部電影【少林寺】風靡中國大江南北,當時全國上下興起了一股習武之風。而今,借鑑國外格鬥賽制的各種武術爭霸賽,也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這是砍掉自己的一隻腳,來適應「西方」這隻鞋。』周偉良認爲,武術傳承不單需要商業運作,更需要與文化傳承來結合,對傳統武術的運用必須合理而不是過度開發。 傳統武術作爲國粹也漸漸列入了『國家思考』。『我們現在正努力爭取讓武術走進中小學課堂,成爲中小學生的必修課』,國家體育總局武管中心黨委書記何青龍說,讓學生們達到強身健體和學習中華文化的『雙贏』。 同時,何青龍表示,中國傳統武術發展還需要走出國門,如在全球400多家孔子學院開設武術,在世界開展有影響力的活動,力爭武術走進高等藝術殿堂,擴大在國外的影響力。(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