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嘉宾: 郭 强 同济大学社会学教授 苏 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持人: 本报记者 甄 澄 事事必争、事事必胜,内心终究是紧张、空虚的 主持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自我膨胀、挑战社会公德底线的事件有所增多。在一部分人眼里,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多地占有,而谦虚、含蓄、宽容、忍让……不再居住于他们内心。怎么看待这种在人群中蔓延的“自我膨胀”? 苏杨:我们所讨论的“自我膨胀”,实际上是人类在内心欲望不断发酵、自我意识不断张扬基础上产生的、超越“边界”的行为现象。不可否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本没有错,它促使人类不断改造客观世界,不断发展进步。但一些人以此为借口,堂而皇之地接受了你争我夺、尔虞我诈,这是很危险的。诚然,膨胀与发展紧密联系,人类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自我膨胀的过程。但膨胀需要一定的边界与制约,比如外在的制度监督,内在的心理节制。否则,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正确发挥。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陷入一味“膨胀”的泥淖。 郭强:在当下中国社会,处处时时算计的“经济人”理性、市场经济规则同经济的巨大成就一样,为一部分人所接受,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个人的价值观。同时,在社会从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中,传统的力量日渐式微,传统道德伦理对人的软控制也在减弱。市场规则和资本逻辑日益进入日常生活领域,宁静的内心被市场竞争规则扰乱了,平静的生活被资源的争抢所取代,于是生活不再纯净,人生不再智慧。 对于个人而言,失去一种谦虚、含蓄、宽容、忍让的心态,让自身处于事事必争、事事必胜的境地,即使偶尔会有胜利的快感,但内心终究是紧张、空虚的。对于社会而言,极度张扬个人主义的社会则是一种病态的社会。如果人与人之间彼此冷漠,互不相干,以一种“旁观者”而非“当事人”的角色生活,整个社会就会呈现沙化状态,毫无生机与凝聚力可言。所以,只有在理性和智慧的滋养下,才能达致智慧的人生,才能建构良善的社会。 来源:光明日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