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所知,唱歌是我们这个喜欢热闹的民族割舍不下的心头好,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自古已然。时至当下,它又极具民族特色地扩大了外延,不但像吃饭一样被赋予了社交功能,而且理所当然地成为电视娱乐的主流。诚然,这也是更具普遍意义的延展。
其实,作为兼具自娱娱他效应的翘楚,唱歌更是二线及其以下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构成,只看偌多城市量贩式KTV包房天天爆满夜夜笙歌,便是明证。这就无怪荧屏上歌唱及选秀类节目收视爆棚,并且俨然成为娱乐节目的重要支撑,即便在其他类型节目中,唱歌也是挥之不去的活性元素。说到底,它的确搔到了普罗大众的痒处,赢得持续高企的收视率,简直是毋庸置疑的。 当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营造了几乎空前绝后的平民票选嘉年华,周周清零周周狂飙的不俗票点,不但将tomboy缔造成时尚风向标,也让全世界对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李宇春们另眼相看。 就在去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再次令人对视觉狂欢的剧烈程度,有了更深切的体验。同时,也足以让更多的旁观者,不出所料地生出跟风和模仿的欲望。扎堆儿从来就是我们这边最习见的风景,这或许和创新机制缺乏环境滋润相关,更或许与民族的根性相关。几乎颠扑不破的常识是:失去节制的跟风,往往是毁灭被跟风类型的经典模式――这大概是主管部门出手调控的原因所在吧。 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逃不脱发生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娱乐节目的类型也是一样,都会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高企与低迷。作为娱乐形式,它当然存在蓬勃与消歇的轮次。譬如超女在2005年抵达巅峰之后,就已成强弩之末,无需外力,它也风景不再。与此相对,当市场诉求的蓄积达到一定积累时,便会迎来再度释放的高潮,这便是若干年后,还会有《中国好声音》的再度痴狂。需要指出的是,波峰波谷的变化,才是正常的生态曲线,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单边直升却永不溅落的模式,借用一句老话:不是不落,只是时候未到。 因此,市场的内在规律,便会做出符合自身发育曲线的调整。譬如那些跟风的模仿者,的确会催动市场份额非理性饱和的进程,但市场也会用它所谓看不见的手,做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选择。当大众手中的遥控器实在忙不过来时,大众必然会有所放弃。也许他们放弃的出发点,未必是对节目质素的周全考量,也无疑会造成节目资源的某种浪费,但只要市场的作用能够得到持续有序的发扬,这种浪费便自然会给当下和后来的进入者,收获交付学费之后的经验和教训。他们总会明白,并非任何频道都适合去做某种类型的节目,某个频道也并非任何类型的节目都能包揽,这都要视人力资源的质素和配型而定,在渐渐的适应和磨合中,他们终究会各自谋得属于他们自己的市场落位。 也许,出于培育市场的善意,行业管理者在疏导和堵塞的路径之外,也不妨有静观其变的姿态,坐看潮涨潮落,任尔自生自灭。无为而治并非不治,而是更具智慧地治。其实,真实的收视效果和广告投放,届时都会泄掉那些身居末位者的跟风底气。在把握原则的前提下,大可不必连错峰播放这样几近常识的技术都要管理者亲力亲为地扶持帮衬。有的时候,对那些本已现出疲态的节目类型,不予置评反而避免了无谓的刺激。譬如对于那些缺乏创意的歌唱类节目,收视大众的收视热情,终究会发生不可逆转的疲劳,遥控器终会用手指说话的。(半夏) 来源:北京日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