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重視歷史』的傳統
早在1956年,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鄭振鐸,首次提出整理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版二十四史』的建議。1957年4月25日,【政協會刊】第2期中刊登了鄭振鐸的文章【整理古書的提議】,指出『這是千秋的事業』,要做成『歷史上最正確、最可靠、最有用的』一個定本。 令人遺憾的是,一年後鄭振鐸因飛機失事而殉職。但『二十四史』的整理點校,兩年後在毛澤東的親自指示下付諸實施。 歷時20年的『二十四史』整理工作,以『標點前四史及改繪楊守敬地圖工作會議』和『毛澤東主席的批示』為起點,以『文革』開始為界,大致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58年至1966年。 按照計劃,前四史【史記】、【三國志】、【漢書】和【後漢書】都要在國慶十周年之前出書,作為國慶獻禮。但由於整理工作過於艱巨,最後按計劃出版的只有【史記】。 『翠微校史』 歸因於『分散在外地院校點校的各史常被教學和科研任務打斷,時做時輟,時間沒有保證,影響進度,連帶質量也要發生問題』,由趙守儼提議,經金燦然與齊燕銘商量,中華書局向主持中宣部工作的周揚報告,要求把各史點校者借調到中華書局。 1963年8月,中宣部發出調令『借調外地的專家共同來進行』。 調令中的借調名單有:『武漢大學:唐長孺;山東大學:王仲犖、盧振華、張維華;中山大學:劉節;吉林大學:羅繼祖;南開大學:鄭天挺;杭州大學:任銘善。』1963年冬,除了任銘善外,名單中的專家都先後到京,住進了北京西郊翠微路中華書局大院,開始了『翠微校史』的生活。 據從長春赴京的羅繼祖日後回憶,當時的點校組不吃中華書局的食堂,單開小灶;人各一室,每人就在室內工作,上下班的時間也不加規定。據中華書局留存的1964年【二十四史工作匯報】記載,來京學者『在生活方面,掛上了蚊帳,又買了涼蓆』。當時,從來自南方的專家獲得增加的大米供應,到解決大家的醫療問題,乃至添置單人沙發,無不照應周全。這些人到京後不久便是國慶節,每人均獲一張觀禮券,那是羅繼祖第一次登上天安門觀禮台。 這段時間的點校工作進行得比較順利,【晉書】完成了點校並部分發稿,【周書】、【南齊書】、【陳書】付型,【北齊書】、【梁書】的點校也基本結束,其他各史都做了程度不等的工作,為以後的繼續點校打下了良好基礎。 一度停頓 遺憾的是,好景不長。 1965年,點校【唐書】的中山大學教授劉節『拂袖而去』,離開了點校組。在中華書局批判他的會議上,劉節發言說:『我是學孔子的,我從孔子得到了好處,我不能忘恩負義。孔子的學說我用得上。開會總要發言,發言就要講真話。我寫了【怎樣研究歷史才能為當前政治服務】,結果就開大會批判我,在大會上我沒有認錯。很多人勸我退休,我相信黨,所以我不怕。』 據羅繼祖日後回憶,1966年5月,『當時姚文元批【海瑞罷官】文出,大家已預料一場浩劫將不免。』作為歷史學家,劉節不可能對那場浩劫沒有預感,但出於一個歷史學家的責任感,仍在學術研究上發表【清官是人民的要求,不是統治者的美化】,反對姚文元。劉節因此成為中大『文革』中第一批挨批鬥、被迫害的教授。 當外地學者開啟『翠微校史』之時,原在北京的各位先生仍然各自在家點校,以碰頭會的方式商量問題。但有一位先生例外,負責點校【金史】的遼金史專家傅樂煥,曾於後期住到中華書局的招待所。不多久,傅樂煥亦被所在單位勒令回校檢查。據曾與其聯床而居的羅繼祖回憶,『他是傅斯年的侄子,讀書時就住在他的家裏,生活和學業上都得到傅斯年的不少幫助。而在上世紀60年代,受「血統論」影響所及,傅斯年就是反革命的代稱,加之傅樂煥還與胡適有不少關係,這在當時是被看作重大的社會關係。所以運動剛一開始,學校就把他作為重點,要求他停止中華書局的工作,回校檢查並接受群眾批判。』 傅樂煥生性內向,平素不苟言笑,昔日同窗曾有一說法:『樂煥不樂(平日一臉嚴肅),恭三不恭(鄧廣銘,字恭三,平時頗有些恃才傲物),政R不政(說張政R書生氣十足,根本不懂政治)』。在『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時,傅先生更是惶惶不可終日。1966年5月,傅樂煥離開翠微路大院之後,在陶然亭跳湖自殺。 據羅繼祖回憶,繼劉節被逐、傅樂煥投陶然亭湖水自盡後,山東也來信要求王仲犖和盧振華、張維華回校參加運動。點校工作實際上已難以為繼,只好宣告暫停,各自回校。 艱難的恢復 1967年,正『當紅』的戚本禹下令繼續點校工作,且可以使用『舊人』,使得停頓了一年的點校工作得以恢復。『在滿城大字報和口號聲中,居然有一塊地方能夠坐下來讀書、搞業務,這在當時的北京恐怕是獨一無二的,有幸參加這一工作的知識分子,樂得在這塊小天地裏逃避一時,即使在大熱天裏來回跑跑,也在所不辭,不以為苦』,趙守儼曾撰文章回憶。 當時因為運動,很多『舊人』已不能來,『工農兵』參與了領導工作。有人提出,在標點上也應當體現出『階級觀點』,如認為『帝(崇禎)出宮,登煤山,望烽火徹天,嘆息曰:「苦我民耳!」這是騙人的鬼話,決不能用感嘆號,要改用句號』。 遺憾的是,此度恢復,只維持了一年多,隨着戚本禹垮台,業務攤子自然解體。中華書局稱,『這段時間基本上是按照原來辦法工作,新的點校原則始終未確定,進展不大。』 直至1971年2月才有轉機――針對甚囂塵上的『文化專制主義』,周恩來向出版界提出恢復出書的要求,並針對當年對書稿的審查、修改特別指出:【資治通鑑】還用審查嗎?『二十四史』還要修改嗎? 『總理:中華書局標點本「二十四史」,目前只有【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四種,其他都未印出。此次出版會議可否將此項任務分工繼續完成,作為研究批判歷史的一種材料。現在一些老知識分子也閒着無事,可以組織一些人來做。』這是1971年4月,全國出版工作會議前夕,有關部門在請示並獲得毛澤東批示同意後,寫給周恩來的信。周恩來當日即批覆:『由顧頡剛先生總其成。』 4月7日,國務院辦公室主任吳慶彤及國務院出版口、中華書局領導並學部留守組軍代表等,前往東城區乾麵胡同,到年事已高的顧頡剛家中傳達批示。儘管身衰體弱,顧頡剛在接到批示後,還是用了一個多星期,寫出了一份【整理國史計劃書】,系統地談了自己的設想。一紙批示,顧頡剛書庫裏的封條被揭掉了,薪水復原了,醫療關係轉至北京醫院高幹病房,插隊子女也被調回身邊。 1971年6月,啟功被單位軍代表辦公室的人告知,說『二十四師』要調他去。啟功聽了一頭霧水:『莫非要把我進一步看管起來?我什麼都沒做啊!』第二天才問明白是『二十四史』。啟功很高興地前往中華書局報到。 王鍾翰先生當年被借調到中華書局時,被告知『一借就是三年』,不想他一待十年,1980年秋才調離書局。 最通行的『國史』標準本 1977年11月,『二十四史』點校本中最後完成的【宋史】(實際出書時間為1978年)出版,前後經歷整整20年的『二十四史』點校終於完成。 『二十四史』點校出版工作歷時20年,每個階段參與點校的人有所不同,而且有些院校是集體參與,算上弟子門生,包括中華書局的員工,全部參與該項工作的人數約為三百多人。但在最初的版本上,甚至沒有印上點校者的姓名。 此前,歷史上刊印全套『二十四史』並較為通行的主要有三種版本:清乾隆年間的武英殿本、清朝末年由金陵、淮南、浙江、江蘇、湖北五書局刻印的『局本』,以及近代由商務印書館影印的『百衲本』。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問世後,各種舊版本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幾乎全被替代,成為海內外學界公認最權威、最好的現代通行版本,享有『國史』標準本的美譽,成為後來者做歷史研究時最倚重的本子。采寫/本報記者 朱玲 註:本文參考了【二十四史工作匯報】等中華書局館藏檔案,感謝中華書局何明昕女士對本專題的支持。 點校本【史記】修訂了什麼? 以趙生群先生為主的修訂組成員都是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系的教師,長期從事古典文獻的整理和相關研究。從2005年最初的調研階段開始,修訂組為之連續不斷地工作了近八年。 【史記】修訂本的主要成就包括: 1.廣校諸本。修訂組全面而系統校勘了北宋至清有代表性的多種【史記】刻本,以及十餘種日本鈔本、敦煌寫本。選用善本之精,校勘規模之全,超過此前各家。 2.新撰校勘記三千三百餘條。 3.訂補疏誤,後出轉精。充分利用清代至今前賢時彥及日本、海外學者的校勘、研究成果,適度參考出土文獻,擇善而從。 4.尊重底本、優化完善。 5.多領域專家協作。點校本【史記】修訂同時邀請天文、曆法、禮制、中西交流等專門領域研究名家參與修訂工作。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