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佛山8月17日電 (程景偉)『從某種程度上,今日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歷史學者雷頤17日在廣東佛山稱,幾十年乃至近百年前的新聞報道,甚至一些所謂的黃色小報,是今天我們了解當時社會現象、進行近代史研究極為重要的材料。
雷頤為研究近代中國變革轉型之學者,在海內外享有盛譽。在他眼裏,『歷史與新聞二者在本質是相同的。』 雷頤並不是單純埋頭於故紙堆的史學研究者,只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尋找着自己別於他人或者尚未有過的發現。他研究歷史,也關心當下發生的新事物,尤其關注中國改革開放的現實。 『每個時代都會有浮躁的一面,現今的中國也不例外,不過中國社會正在變得更加多元化,這是好事』,雷頤說,中國社會多元化發展趨勢,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對於時下活躍的微博,雷頤表示,必須警惕微博討論走向極端化,微博上存在很多謠言,而通過微博闢謠的效果也很有限。微博作為自媒體,其使用網民不少是匿名的,他們說話的口氣有時並不理性,甚至帶有戾氣。 雷頤說,在現實生活,一些人如果在報紙、電視台上發表言論,會更加理性一些;微博上呈現出來的社會戾氣,寫微博者無疑必須注意,而作為管理部門,也要必要對此進行思考。(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