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審計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通知在文藝界引發熱議,廣大文藝工作者表示將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實踐中積極踐行,將通知精神落到實處。
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田青看來,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的要求大得民心。『有些地方管文化的官員對文化藝術的認識不夠,覺得唱唱跳跳的晚會就是文化,也最好操作。而一些天價晚會的背後,往往有利益的灰色地帶。場地、搭台、租用聲光電設備……這些都沒有固定的行業收費標準,一紙合同背後有沒有回扣、有多少回扣,這些問題有沒有人思考過?』田青直言不諱地表示,那些拼排場的晚會不僅在社會上助長了奢靡之風,久而久之,也把藝術引入歧途,變得只重形式、不重內容,風格單調、毫無藝術之美。 8月17日,有媒體發表官方微博稱:『2006年,有國家級貧困縣舉辦文化旅遊節,明星演唱會強拉學生來湊數,還讓他們自己買票,一張票48元,是農村學生兩個星期的生活費。如此演唱會,長不了貧困縣的面子,只會讓政府失了民心,得不償失。』此微博引發網友評論。如何剎住這股歪風邪氣,田青給出了建議,『一定要加強對文藝晚會的監督檢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嚴把文藝晚會和節慶演出的立項關、內容關、監管關。這一規定非常重要,只要加強資金管理、加大財務監督力度、嚴格落實審計制度,就能防止和杜絕利用晚會為單位和個人謀私利的現象。』 湖北省歌劇舞劇院院長盧向榮這幾個月一直帶領歌劇【洪湖赤衛隊】演出小組在湖北省各縣市巡迴演出。在基層演出,劇場演出條件參差不一,但不管有沒有精美布景,當『洪湖水,浪呀麼浪打浪』的經典旋律響起,總能感染現場觀眾,引來台上台下的大合唱。『隨着社會發展,舞台劇、晚會演出中使用聲光電和華美布景是常見現象,歌劇【洪湖赤衛隊】中也根據劇情需要運用了一些科技手段營造視覺效果,但這只是一種為藝術服務的手段,只能起輔助作用。不管走到哪裡,經典歌曲和音樂都是【洪湖赤衛隊】的演出核心,這幾個月的基層演出足以證明這一點,就算是露天演出,經典唱段響起時,現場總會報以雷鳴般的掌聲。』當和記者談到豪華晚會話題時,盧向榮如是說。 盧向榮說:『多媒體已成為舞台上炙手可熱的表達元素,在一些場合甚至到了喧賓奪主的地步。據我所知,那些豪華晚會中的聲光電和舞美費用能占到整場晚會費用的一半,這樣的舞台演出是不健康的,損害了藝術本體。這樣的「虛假繁榮」,任其發展只會帶來負面影響。不管是哪種形式的舞台演出,都要崇尚藝術、拒絕奢華。藝術為人民服務,要演出讓大伙兒喜聞樂見的節目。只有接地氣,出新出彩,內容與形式相統一,才能打造出藝術精品。』 常年在一線演出的演員對通知反響強烈。大家紛紛表示,要從自身做起,抵制參加鋪張浪費的奢華晚會。青年演員姚林輝向記者講述了一件事:2010年,她的家鄉雲南遭遇旱災,她和幾位藝術家自發組成志願者隊伍前往彌勒山區慰問演出。途中,惡劣的天氣讓隊伍中近70歲高齡的歌唱家耿蓮鳳心臟病復發,耿蓮鳳悄悄吃了幾顆速效救心丸後,繼續堅持為鄉親們唱了整整兩天。 『這件事情讓我很受觸動,耿老師唱歌時習慣走到觀眾中間,她說藝術家不是高高在上的,要永遠和觀眾在一起。作為年輕一代演員,我們要將老一輩藝術家的精神秉持下去。演出期間,我們在田間地頭、村民家中唱歌,沒有妝容、沒有舞台、沒有伴奏,當鄉親們在遭遇旱災幾天沒有水喝的情況下,拿出剛領到的救濟水讓大家喝時,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淚,這種鄉親們回報的質樸之心是在任何奢華舞台上感受不到的。』她表示。 『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的工作和舞台密不可分,但不能留戀於華麗舞台和炫目燈光。豪華舞台無形中拉開了演員與觀眾的距離,實際上,舞台下還有更多工作和責任等待着我們。』姚林輝說,生在西南邊陲彝族村落的她,從小看慣了農家木樓和鄉間炊煙,這些都成為她日後藝術創作的源泉。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她更明白了『藝術來源於生活,更應該回報社會、奉獻人民』的真諦。(記者 李珊珊)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