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揭秘全民收藏熱的背後:古玩贗品泛濫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8-19 22:27| 發布者: 偷月| 查看: 1420| 評論: 0|來自: 中國文化報

摘要: 全民收藏熱背後:古玩贗品泛濫    『您這個印章既不是玉,也不是名石,只是一個普通質地的石頭。』在近日開幕的第八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上,長春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高立鑫爲一名收藏愛好者鑒寶,『現在 ...
全民收藏熱背後:古玩贗品泛濫 
  『您這個印章既不是玉,也不是名石,只是一個普通質地的石頭。』在近日開幕的第八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上,長春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高立鑫爲一名收藏愛好者鑒寶,『現在市面上贗品、仿製品很普遍,很少能像前幾年那樣「撿漏兒」,花小价錢買到真寶貝了。』
  在現場,筆者也看到,不斷有藏家懷揣『珍寶』乘興而來,但是大多數敗興而去。高立鑫表示,從這幾天的鑑定情況來看,真品不到20%,也沒有特別珍貴的古玩。
  近年來,我國收藏市場繁榮,很多人投資或收藏玉器、陶瓷等藏品,『就長春的古玩市場來說,贗品占九成。低檔次的贗品一兩萬元,好點的要3萬元,高仿得10多萬元以上。』長春市收藏家協會陶瓷、紫砂收藏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呂波說。 
  高立鑫表示,如今古玩市場上多是仿品,雖然看上去古色古香,但實際上卻價值低劣。許多『文物』是小作坊批量生產出來的。河南、河北、陝西等省份,制假、造假的不在少數。
  在古玩攤里買到贗品,圈內稱之爲『打眼』,就是說一個人沒有眼力。而古玩行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不能因爲買到贗品而退貨。並且,許多人買了贗品也不敢聲張,怕被別人笑話。
  不打假是因爲打不了假?
  既然古玩贗品在收藏市場上如此泛濫,爲何還呈紅火之勢?有藏家認爲,賣家和拍賣公司都不用對藏品的真假負責,是當前古玩市場亂象叢生的最大原因。
  高立鑫認爲,不打假是因爲打不了假。『古玩這個東西不像是奶粉,奶粉通過各種指標能檢測出真假,而古玩的鑑定,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權威部門。』他表示,近年來,屢屢出現所謂權威部門鑑定錯誤的案例,而鑑定專家由於知識結構等不同,對同一古玩的態度也不同。
  此外,業內人士稱,現在拍賣行基本上已經在拍賣條款中註明了『不保真』這一項。拍賣遵循的是落槌成交規則,只要拍賣行聲明不能保證拍品真偽,就可以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造假技術也在不斷提高,比如會專門針對鑑定真品的標準來造假。連專業人士有時都分辨不清,更別提普通百姓了。』高立鑫說。
  也有專家認爲沒必要打假。長春市收藏家協會玉石、賞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張徐說:『真正意義上的「贗品」,是指製作精良的收藏品。比如宋朝仿周漢時期的藝術品,這些仿品在明清時候就很了不起。』他說:『高仿並不代表水平低,這些贗品在前代是仿品,在當代是有藝術價值的工藝品,在未來就是古董。』
  呂波說:『贗品分爲低、中、高檔次,中、高檔藝術品自身都具有技術品質,製作這些贗品的也是藝術家,並非普通工匠,人們可在甄別後適當收藏。現在很多收藏者認爲,如果買不到真品,也可以買高仿品作爲收藏。不能把高仿全部歸結爲假冒偽劣、以次充好。』
  放平心態 『過眼即擁有』
  專家認爲,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收藏大軍,強大的需求勢必讓市場更加廣闊。然而,收藏品的真假標準是很模糊的,每個人會有自己的判斷。在歷史面前大家都是學生。因此,收藏的樂趣是在一次次『淘寶』中『練眼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蘊。
  『各類鑒寶節目的高頻率播出,還有「撿漏」者的經驗之談,膨脹了許多人的財富之夢。』長春市書畫收藏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溫加說,有時大家只看到了作爲『成功者』的分子,忽略了因『撿漏』而上當的分母,那是相當龐大的一個群體,社會上對售假者口誅筆伐,而忘記了買假者亦應反思自己的利令智昏。
  『鑑定工作是熟能生巧的工作,必須有很多收藏經驗,真假都看過才能做鑑定專家。』呂波說,就算是專家,也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甚至用先進設備的結果也不是很準確。建議收藏者擺正心態,不要過分執迷於真與假。更不要急功近利,爲了升值盲目購買收藏品。
  『建議初入門的收藏者還是堅持「多學習少購買」的原則,因爲現在收藏市場比較複雜,大多數收藏愛好者缺乏相關知識。例如,不同時代的瓷器和特點是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百姓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去博物館等方式先練好「內功」,建立自己甄別真偽的標準體系,再下手也不遲。』高立鑫說。
  『提倡「過眼即擁有」的心態,標準提高了、心態平和了,買到贗品的機率就會下來了。』溫加說,如果進行交易的話,之前找信得過的人『掌眼』,可與買家約定無條件退貨日期,把東西拿出來,從容地找人來『把關』『掌眼』,既買到了真東西,又不傷業內『同行』之間的和氣。(趙夢卓 孟含琪)
來源:中國文化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