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領導留位是許多活動的慣例,但這一慣例前天受到易中天的挑戰。
據新華網報導,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前天在南國書香節開講座,由於座位有限,很多觀眾不得不站著聽。然而,會議廳最前幾排的『留座』卻稀稀拉拉沒坐幾個人。現場有人表示,這些座位是給『領導和嘉賓』留的,一般聽眾不能坐。 見此情景,易中天說:『請站在後面的觀眾往前移,不要怕坐官員的位置,他們來遲了,就應該站著聽。』 無論是比賽、演出還是講座等,給領導留位成爲慣例,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主辦者把這些活動的最好座位當禮物送給領導。二是領導如果來捧場,就會提高活動的規格;領導如果足夠大,連報導的篇幅和位置都會不同。三是受歡迎的活動,有的領導也有要票的需求…… 留了位領導或嘉賓卻不來,大半是主辦機構的問題。他們一般不問領導想不想來和能不能來,就一廂情願地把座位留下來了。領導則礙於情面,或開始時也想來,於是就答應了。但領導通常都像美女,總有眾多的追求者,總有無窮無盡的應酬,總是『日理萬追』分身乏術,最後只能讓位置空在那裡了。而一般人都知道那是領導的座位,哪敢僭越去坐?這就是在許多比賽演出等活動中主席台或最好位置總是坐不滿的原因。 讓最好的位置空著,一般人只能看在眼裡,怨在心裡,只有易中天有足夠的名氣,不擔心得罪在場或不在場的官員,敢號召在場的人去當『臨時的領導』。 虛位以待領導,這是領導許多特權中的一種。這些特權,是橫亙在領導與百姓之間的屏障,讓領導無法體察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態。前不久,廣東省衛生廳組織領導到醫院體驗看病,就讓領導親身感受了看病之『病』。但爲什麼要通過組織體驗才發現看病之難?可能就是因爲領導平時看病,有人事先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一路綠燈,自然就體驗不到排隊等候見臭臉等等的『紅燈』之痛。 看到官員體驗看病難的報導後,有人就建議,民航局長也應去機場體驗飛機晚點,公安局長去派出所體驗報案,市長去信訪辦體驗信訪…… 然而,只要官員們不閉目塞聽,不用微服私訪親自檢驗,也能感知百姓生活中的種種障礙。這些障礙,每天都在報刊電視和網絡媒體上呈現,只是領導自己平時不需要克服障礙,就沒有切膚之痛;而無需親歷苦痛的特權,往往正是他們不願改革體制和改變現實的主要原因。 在講座中,易中天的一段題外話切中了觀眾的心坎。他說:『有一次,一位站著聽完講座的觀眾擠到前面專門問我,自己參加了六次積分兌換活動,才換來一張門票,還沒有座位。他就想知道,前面的「官位」要參加幾次兌換才能得到?這個時候,我感到很多官員更需要接受教育。』 易中天的發難讓我們聯想到:只要官員與群眾同甘共苦,他們就會去落力解決社會現實問題。因此,放棄特權才是最好的群眾路線。何 龍 來源:羊城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