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评论:城市化不能“化”掉古建筑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3-8-22 21:11| 发布者: 南丘| 查看: 1742| 评论: 0|来自: 中国文化报 

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城区的文物建筑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容乐观。岳阳市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和在这方面的教训。因为,这类文物恰恰是每一 ...
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城区的文物建筑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容乐观。岳阳市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和在这方面的教训。因为,这类文物恰恰是每一个城市文化的特色所在。城市人其实并不想让这些文物毁损和消失,当然想全部修缮好。但目前城市的社会经济能力还做不到。 


  新型城市化使老城区多处古民居面临着被拆的窘境。历史文化街区的古老民房群落被现代化社区重重包围,将来的某一天可能就不存在了。确保城市历史文脉传承是关键。同时我们要唤醒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因为现存于闹市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大多是居家用途,若目前的使用者有保护、管理、利用文物的能力,保持现有用途也是较好选择。


  据介绍,长沙市为缓解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矛盾,制定了“有机棚改”方案,对许多历史旧宅进行修缮,修好后交由文化部门使用。他们将文物保护纳入棚户区整治大规划中,修整好的不可移动文物继续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以原来的功能延续文物的使用。长沙市的这一作法,对改善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状况已初见成效。


  作家冯骥才认为,城市化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但不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文化“化”掉了。古建筑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应统筹好城镇规划,不仅要对单体的古民居和古建筑进行保护维修,同时也要对整个城市的人文环境及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有的还可以重新规划建设新景点,加以开发利用。总之,推进城市化和留住我们的文化传统并不对立,其宗旨是一致的。(陈 清)
来源:中国文化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