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余飛在微博里說現在百分之八十的古裝戲都是臭狗屎,有的包裝得好看一點,也就是臭狗屎餡的湯圓兒。可是這樣難吃的東西,爲何還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比如陳浩民的神話劇【天天有喜】、【活佛濟公】,比如【穆桂英掛帥】,比如【蘭陵王】哪一部不是在吐槽聲中收視長虹?想來,要在神劇屆立足也並不是容易的事,它們或許都有一本古裝神劇生存書。
也或許,我們對神劇們的熱愛,在心底深沉得很,連我們自己都不知曉。 生存規則 必須成爲拯救夫妻感情的必備良藥 難道你可以一邊拖地一邊看【神探夏洛克】嗎?【天天有喜】就可以! 網絡上的小年輕們,尤其是豆瓣上對雷劇吐槽的觀眾,你是十分不理解在家看電視劇人心情的。工作一天,晚上好不容易可以坐下來一家人吃個飯,聊點新鮮事,吃完飯還要收拾飯桌,洗碗刷鍋,最後可能還要拖拖地。這個時候如果放的是什麼【神探夏洛克】,估計一家人話也不用說,飯永遠吃不完,至於收拾飯桌、拖地這些雜務肯定要無限期推遲,影響第二日上班的心情。 因此電視上播的必須是輕鬆幽默甚至有點腦殘的古裝劇,看到一個女人衝著一個壯漢子喊『美女姐姐』,一家人哈哈大笑,這是多麼促進家庭和睦夫妻感情的神來一筆啊。等到收拾完東西一點都不耽誤接下來的劇情,反正大家肯定知道這個女人和漢子肯定要有感情戲,至於感情如何發展,一般幾句話都能概括清楚。因此在黃金檔和家人一起看這些劇簡直就是拯救問題家庭的必備良藥。 必須成爲挽救孤獨少女的救命稻草 當大家都喜歡楊冪的時候,我不想孤獨地喜歡張曼玉 當然這句話也可以換成,當大家都喜歡楊冪都在看郭敬明,都在討論陳曉與趙麗穎的【陸貞傳奇】時,我可不想煞風景地跟他們說我愛張曼玉,我喜歡詹妮弗・勞倫斯,那樣顯得太與眾不同。學習那麼累,偶爾和同學聊下最新流行的劇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而馮紹峰的帥,楊冪的可愛,陳曉與趙麗穎悽美的愛情正是我們喜歡的。 至於你們說【蘭陵王】像之前看過的很多古裝劇,【宮】像【流星花園】,那當年你們對那些古裝劇和【流星花園】還不是愛得死去活來,一代人有一代人喜歡的東西,年輕人何苦爲難年輕人。 必須成爲成全吐槽大軍的存在感物品 看的不是劇,是寂寞,你們懂不懂! 有人因爲工作必須去看劇,心中還不能帶偏見,那是記者,有人必須看完整部劇還得找亮點,那是宣傳人員,還有人卻專門爲了吐槽去看劇,看完還說看的不是劇,是寂寞,那是真愛。 對於吐槽者來說,專門去看一部雷劇並不是目的,過程雖然有心酸有無奈,但結果才是最重要的。這部分人往往眼睛雪亮,看出毛病後還有查證的精神,最後把這些心血變成一篇天涯長帖、一條長微博或者重新配音成視頻在網絡上廣泛流傳,因此雷劇只是他們的手段,終極目的還是要娛人娛己。 比如【精忠岳飛】在開播的時候,知名博友斯庫里就在微博上進行直播,有贊有彈,順帶普及點歷史知識,許多網友雖不想去看劇,但也會看下這個人的點評。這也會讓一些『知名吐槽』的網友會把吐槽這個『事業『做下去。 有人表示智商受到了侮辱, 有人卻正在快步追尋的路上 婉轉的記者吐槽 【穆桂英掛帥》裡楊家將鎮守的三關就是一座叫『三關』的城,【精忠岳飛》裡岳飛指揮作戰時用的背景地圖是四野戰區的,【蘭陵王》裡天女楊雪舞是一個懂得制火藥、蒸餾水的『天才工科女』,這還都是小事,正在拍攝的【封神英雄榜】,熟悉的姜子牙會由陳鍵鋒主演,他將被一個開放潑辣的女孩死纏爛打,劇方說,這部劇還可以叫【致姜子牙終將逝去的青春】,因爲姜子牙就像趙又廷演的陳孝正,而追他的女孩就像脫線版的鄭微。說了這些才發現,這只是正在播出、即將播出的古裝劇冰山一角。 這些擁有當紅明星的大製作基本都能在某個時間段引起一個收視熱潮與網絡罵聲,比如現在播出的【蘭陵王】,大家誇獎他製作精良,擁有俊男靚女,劇方甚至十分用心的把【擁抱太陽的月亮】、很多古裝劇經典橋段融爲一體,讓人看時不斷有種『集大成』的感覺。還有湖南衛視正在播出的【天天有喜】,這部『劉海砍樵』的神話劇竟然有90集!真是小腳老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哪,不少人看完表示智商受到了侮辱。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劇竟然源源不斷地在電視台播出,甚至有人專門爲了吐槽去看一部神劇,現在慢慢出現另一種聲音,『你竟然還在看國產劇』!言外之意,趕快用遙控器投票,讓那些雷劇死在收視率里吧。 直白的專家觀點 東莞時報×編劇余飛 (余飛,【重案六組】編劇) 余飛:『有些古裝劇, 明顯是一群王八蛋在搶錢』 編劇余飛,說起話來毫不客氣。對於一些古裝劇他曾在微博里說是俊男靚女在放思想毒氣,這次在採訪里他說造成國產劇尤其古裝劇質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從業人員素質太低,是一群王八蛋在搶錢,沒道德。 神劇? 『狗血也挺好,太多技術元素反而複雜看不懂』 東莞時報:暑假裡有很多電視劇收視不錯,比如【花非花霧非霧】,【蘭陵王】,同時網上又有非常多吐槽,比如橋段老等,這種口碑與收視的不平衡原因是什麼? 余飛:你說的這幾部劇沒看。但是作爲一種現象其實很正常,一部劇情節老套,拍攝粗糙,毫無創意很普遍。尤其是看慣優質美劇的人回頭看一些國產劇會覺得不算個東西。這個現象已經很久。對於很多觀眾來說,文藝作品就是來放鬆一下的,沒有太多需求,狗血也挺好,太多技術元素反而複雜看不懂。 東莞時報:那麼怎麼產生了這麼多的神劇呢?以前精品劇也挺多,現在一年也就可能出一部【甄執】,而備受期待的【楚漢傳奇】、【精忠岳飛】出來的效果也沒那麼好。 余飛:除卻政治審查這些說了都沒有用的原因,主要還是從業人員素質太差,沒責任心,混飯吃,專業水準不高,很多人都是出名了就去挖山頭挖錢。 比如有些古裝劇,明顯是一群王八蛋在搶錢,藉助著那些古典名著的一點點效應,來糟蹋,沒文化。我古典底子不好,很多都不懂,我就不沾這個東西,不寫,但有些人水平不行,卻(還要寫),唉。其實想想當年【西遊記】、【三國演義】爲什麼好?那是一幫顧問和專家在弄,我們現在呢? 美劇? 『中國要有公司敢那樣拍,准破產』 東莞時報:那就是這個行業里,混也是可以有飯吃的? 余飛:現在熱錢多,比如很多房地產商掙錢,可能一些投資受限,錢又不能放著,很多都來投資影視,當然也有的是爲了泡女明星。有人投錢,就可以有很大產出,比如我們去年一年就有出1萬7千多集電視劇,遠遠超過電視台播出量,很多都扔在了倉庫。這麼大的需求,就造成很多幹不了這事的人都來幹這事,湧入了許多素質低的工作人員,自然水準也下降。 東莞時報:反正好壞都可以賺到錢,似乎大家不用太努力就可以了。 余飛:那是一個方面,最重要的是很多人名不副實。一部劇出名了,這個導演一年可能接五六個劇,很多都是掛名拿錢找別人拍。現在是誰有話語權就來搶錢,提不合理條件,賺夠了就移民,一朝權在手趕緊用,不道德。而且電視劇是一個整體工程,湊齊一班都負責的人很難。導演好了,編劇不中用也白搭。 東莞時報:那有沒有可能湊齊這樣一個班子,認認真真像美劇那樣做事,比如【白鹿原】、【鬼吹燈】、【盜墓筆記】都十分適合按照電影的水準拍出電視劇? 余飛:不太可能。這還是一個買方市場,比如【羅馬】特別貴,投資上億,但是中國要有公司敢那樣拍,准破產。電視台買片子是封頂的。 來源:東莞時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