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歷史意識的引入,從某種程度看,歷史意識正是同情態度的有效制衡。陳寅恪先生在倡言『了解之同情』即已指出其『易流於穿鑿傅會之惡習』,即研究者在有限的材料中聯貫綜合,常以自身所處之時代、環境、學說解釋古人意志。然而,現代學科的科學理性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瓦解了傳統觀念和價值體系的權威,同時也顛覆了舊式研究原本就不成系統的範式。研究者一面享受着解禁後的思維自由,一面卻不得不擔當起重建一個新範式的使命,從最具科學色彩的西方理論以及自然科學領域中吸收,借鑑自然成為理所當然的選擇。我們當然不能否認研究者在嘗試中所取得的成就,但是我們必須看到,這一思路所造成的歷史意識流失,研究者們似乎忘卻了陳寅恪先生的告誡,用一己的視野在傳統上構建了一大批與歷史真相相去甚遠的系統理論――我們不能否認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是在為中國古代文學構建自己體系而努力嘗試,而在此背後所隱藏的正是對傳統的珍視態度――渴望中國的傳統文學能夠擁有與世界對話的話語權。缺乏歷史意識的同情與珍視最易造成對傳統的誤讀,在借鑑的系統下,被誤讀的傳統要想與現代和世界平等對話實非易事。
歷史意識是一種語境還原,要求我們的研究首先要回到文本的原初時代與作者的心理世界,才能獲得一個可以平等對話的共同語境,研究者的思想可以在對話中自由的展示,但不能超越歷史而直接進入文本與作者,否則的話,我們所看到只是一個當代人的獨自演講,而非超越時空的生命對話。『創作心理與經驗世界的矛盾、作品形式建構與審美形態特點的關係等等在某些新方法的觀照下與今人、洋人竟無二致,在他們與古人潛入同一個心靈世界同呼吸共感覺的幻象中時時會發現某種「主義'特異功能的靈妙效應。古典文學研究中嚴格意義的歷史分析和客觀性要求在一派主觀審美經驗的五色光暈中悄然失蹤了。』20當歷史意識缺席時,『了解的同情』變成了武斷的了解,強行將古人拉入自己的系統,造成對話的中斷,古人的聲音被屏於門外。 最後是綜合思維的引入,現代學科的分門別類給文學以獨立的契機,以專業化與制度化為標誌的學科機制解構了文史混一的傳統,文史哲從此分家。文學被分為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文藝學、外國文學等子學科,古代文學又被切割為先秦、兩漢、魏晉、隋唐、宋元、明清各個方向,在各個方向中又按詩歌、散文、戲劇、小說等文學體裁進行了更為細緻的切割。細密的分科明確了研究的範圍,研究者專力一科,多有創穫,亦可成一家之言。然而,錢穆先生卻對這樣的專家培養頗有微詞,『文化異,斯學術亦異。中國重和合,西方重分別。民國以來,中國學術界分門別類,務為專家,與中國傳統通人通儒之學大相違異。』21通雖寬卻易流於淺,專雖深卻易困於窄,通、專之辯一直是中國治學之道的思辨主題,而兼顧通專,博精結合亦在思辨中成為共認的治學途徑。但當現代學術『為學問而學問』的獨立品性與分工合作的科學法消解了傳統學術溝通天人、通究古今的學術使命感後,現代化的專家取代了傳統的通儒,更重要的是,現代學科中的明確指向、嚴格限定、獨立系統、實踐方法等特性使得研治者可以迅速地進行模仿操作,古代文學研究亦不能免,時代背景、人物分析、藝術特色、社會意義等模式的疊加便能迅速地完成一道研究快餐,狹隘的學科觀念造成了歷史意識的流失與學術氣度的缺乏,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成為當今相當一部分研究者的通病,綜合思維的通人意識成為我們當下研究必須引入的良藥,章學誠言『道欲通方,業須專一』,否則缺乏『道通』的『業專』會越專越窄,最終走向絕境。 立足傳統、面向現代的國學可以彌補傳統文化與現代學科間的裂痕,使得在學術全球化的背景下,與傳統關係密切的人文學科在進入現代學術的語境時能更好地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引入國學視域的古代文學研究在國學中獲得了經得起不斷追問的學術意義,古代文學研究的終極關懷由於得到了民族和歷史的認同而更為深刻。(作者:郭萬金) 注釋: ①馬克思【給〖祖國紀事〗雜誌編輯部的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人民出版社,1963,p131。 ②章太炎【印度人之論國粹】,【民報】20號,科學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三)。 ③袁行霈【〖國學研究〗年刊發刊辭】,北京大學出版社。④錢穆【弁言?國學概論】,商務印書館,1931。 ⑤柳詒徵【『漢學與宋學』?國學研究會講演錄】一集,商務印書館,1923.p84。 ⑥鍾少華【試論近代中國之『國學』研究】,【學術研究】,1999.8。 ⑦鄧實【經學篇第一?六經皆史】,【國粹學報】,1999.8。 ⑧高攀龍【高子遺書】,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庫全書本。 ⑨魏了翁【朝散郎主管華州雲台觀彭侯墓志銘?鶴山集】,卷七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庫全書本。 ⑩魏裔介【理刑末議序?兼濟堂文集】,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庫全書本。 11許守微【論國粹無阻於歐化】,【國粹學報】,1905(7)。 1214羅志田【國家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家』的思想論爭】,三聯書店,2003.p58。 13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總敘】,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庫全書本。 15阮元【十駕齋養新錄序】。 16王先明【近代新學――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嬗變與重構】,商務印書館,2000.p1。 17丹尼爾?貝爾【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商務印書館,1984.p211。 18劉毓慶【二十世紀文學觀念對古代文學研究的制約】,【文學評論】,2002。 19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金明館叢稿二編】,三聯書店,2001.p281,p285。 20胡明【古典文學研究的現實危機和暫行出路?古典文學縱論】,遼海出版社,2003.p265。 21錢穆【現代中國學術論衡】,三聯書店,2001.p1,p6。 來源:國學文化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