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古代文學研究的國學視域(2)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5-18 16:18| 發布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547| 評論: 0|來自: 國學文化

摘要:  古代文學研究中的國學視域 廣義的古代文學研究或可追溯到【詩】、【書】時代的言志美刺,但文學本身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始終不曾有堪與經、史抗衡的地位,『夫學者研理於經,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於史,可以明古 ...
 古代文學研究中的國學視域

廣義的古代文學研究或可追溯到【詩】、【書】時代的言志美刺,但文學本身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始終不曾有堪與經、史抗衡的地位,『夫學者研理於經,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於史,可以明古今之成敗。余皆雜學也』13,『文人詞翰,所爭者名譽而已,與朝廷無預』14,文學已是被邊緣化的『雜學』,文學研究更是遠離中心的邊際之學了,儘管文史不分的學術傳統使得滲入注經詮史之學統的文學研究爲自己在傳統學術中贏得了一席之地,然而終究是經、史之附庸,研究方式亦不過『注』、『詮』兩途,就研究的對象和方法而言,傳統的文學研究是談不上獨立品性的。儘管它在兩千年的歷史積澱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殊思考方式並構建了一些不成系統的理論,但這些都不能使之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古代文學研究雖然有著漫長的傳統,但是現代意義上的系統研究卻是在20世紀才開始的,而使其成爲獨立的現代學科的直接誘因則是引入西學規範的國學研究。

獨立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接受了現代學科的洗禮,從名詞概念、理論構架、話語體系各個層面開始了其知識形態的專業化和學科結構的制度化。百年的現代化歷程雖然幾經曲折,今天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已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學科規模和研究範式,『學術盛衰,當於百年前後論升降焉』15,古代文學研究的現代化也已有了百年的歷史,恰值『論升降』的反思時刻,『每一種學術文化思想主潮,通常都規劃和體現一個時代社會歷史運行的歷程與走向。』16科技的發展超越了時空的限制,『把世界社會聯結成一個巨大的聯合體的運輸和通訊革命,意味著古老的地區性文化的解體,意味著整個世界上藝術、音樂和文學傳統匯成一種新的世界性兼容並蓄的內容。』17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歷史走向;學術者,天下之公器也,二者的天然親近更預示了學術全球化的必然,對有共同研究平台的自然學科來說,學術全球化帶來的資源共享、便捷迅速等爲其向縱深發展創造了極佳的契機;與傳統關係密切的人文社會科學則不同,基於不同民族特色的研究必然要求在世界性中保持民族的傳統特色,就此而言,學術全球化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重提國學,正是中國當代學者積極應對的思路體現,國學立足傳統、面向現代的雙向特性和珍視民族,貫穿歷史的寬廣視域構建了一個以民族精神爲核心而無邊限的動態系,成爲了對全球化的最好應接。以傳統文學爲對象的古代文學研究自然也面臨著全球化的挑戰,由於現代學科幾乎完全是構建在舶來的框架與體系上的,而這舶來的框架與體系並沒有很好融匯中國文化精神,它只是作爲一種法則游離於核心之外,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著指導與規範的功能,單單依賴這樣的體系與框架是無法在學術全球化中獲得獨立品性的,新國學興起前的『人文精神討論』、『失語症』、『文化熱』等即是在挑戰下渴求生存的焦灼呼聲。古代文學研究如果想在學術全球化中獲得獨立的品格,它必須進入國學這個不封閉的核心動態系,必須在研究中引入國學視域。

首先是對傳統的珍視與同情。這當然不是關於傳統價值的老生常談,以傳統爲對象的研究者,大多有『敝帚自珍』的偏愛,但現代學科的科學理性卻要求在研究中剔除一切感情因素,客觀冷靜的分析評價,在西方的理性傳統中,批判精神被視爲最基本的因素,於是『批判的繼承』成爲對待傳統的科學態度的代名詞,然而,其背後已隱藏了預先否定的因子,拿來之前已有了排斥的潛意識,缺乏信仰與尊敬的『繼承』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民族文化心理的自然傳承,從而造成了民族文化傳統在一定程度上的斷裂,進而導致了對傳統的漠視與『絕情』。古代文學自不能免,科學與理性精神的輸入,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20世紀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機械形態,將文學中活潑潑的生命存在,消失在研究者的分析、歸納、條理、認知之中。』18文學是鮮活的生命存在,文學遺產並不是故紙堆中的古老文字,甲金隸篆中蘊含的性情、思想、精神才是最具價值的核心部分。

『蓋古人著書立說,皆有所爲而發;故其所處之環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則其學說不易評論。而古代哲學家去今數千年,其時代之真相,極難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據之材料,僅當時所遺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殘餘斷片,以窺測其全部結構,必須備藝術家欣賞古代繪畫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後古人立說之用意與對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謂真了解者,必神遊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於同一境界,而對於其持論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詣,表一種之同情,始能批評其學說之是非得失,而無隔閡膚廓之論。』19陳寅恪先生此論雖是就研治中國古代哲學史而言,然於古代文學研究同樣有極爲深刻的指導意義。『了解之同情』是在對古人所處之環境和背景完全理解下的生命對話,科學的切入並不能比思想的悟入更爲有效、深刻,而此種同情正是批評之前的必須態度,冷靜的科學終不能與生命的文學毫無隔閡,要消除此種隔閡,『了解之同情』則爲一必由途徑,而科學冷靜應當是『真了解』之後的方法。


來源:國學文化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