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只知道醫藥廣告有言過其實的現象,卻少有人知曉圖書市場的吆喝亦不甘示弱,甚至胡吹亂捧。
近日,作家葉兆言在微博上炮轟自己新書【動物的意志】的廣告語『有傷風化』。原來,書籍腰封上寫着這樣一段話:『中國具備奪取諾貝爾文學獎實力的作家不止一個,除了莫言,至少還有葉兆言。』這不僅令讀者反感,也讓作者本人惱了。其他諸如小說【北緯已北】的作者――青春作家郭敖被出版方包裝成了『文壇王家衛』、『紙上梁朝偉』,結果引來一片噓聲。 圖書作為一種商品,它也需要開拓市場。因而,給圖書做廣告,『採用一些普遍的市場營銷手段以推動圖書的銷售』,這也無可厚非。然而,圖書畢竟是一種特殊商品,其特殊在,它是一種文化產品,所具備的『傳道授業』的功能是其他商品所不具備的,它作為商品的價值更多地體現在精神層面。從這個意義上說,圖書『吆喝』一味靠『噱頭』聚人氣,靠胡吹博眼球,靠忽悠求銷量,便是將圖書等同於其他商品,而無視其自身的特點和功能的表現。如此廣告,不僅損害讀者的利益,最終也會傷害出版社自己――當越來越多的人從受騙上當中醒悟過來時,意味着的便是其品牌的『蒙垢』降級。而品牌受損,導致的不僅是出版社社會效益的下降,也定然是經濟效益的下滑。 有人說,真正的經典之書是用不着吆喝的,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對,尤其是對出版量越來越大的當下而言,確乎也存在『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情況。近日,有機構在網上公布了一個『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在對3000名讀者的意見進行統計後,得出結論:【紅樓夢】高居榜首,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皆列其中。另外,還有【百年孤獨】、【追憶似水年華】等。造成上述作品真的讓人『死活讀不下去』的原因,其實並非在這些作品本身,而是在讀者自己。如今整個社會的閱讀生活充滿浮躁,淺閱讀、碎片化閱讀流行,很多人希望通過閱讀快速了解和解決眼前的問題,而閱讀名著不可能獲得實用效果,浸染於如此的閱讀文化中,很多人不願再去苦讀經典。於是,這些經典終讓部分讀者『死活讀不下去』。 經典作品,固然是歷史的、傳統的,但她同時又與當代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總是反映着人類的一些普遍觀念和思想心理。經典作品超越時代,歷久彌新,總能讓讀者從中找到共鳴。這大抵便是經典的魅力所在了。既如此,這些經典又怎麼可能讓一些讀者『死活讀不下去』呢? 由此觀之,我們在對經典閱讀普及工作做出必要的反思和檢視的同時,尤須加大對經典的吆喝。自然,加大吆喝力度不是為了譁眾取寵,而是為了深層次開掘『作為文化或哲學的化身』的經典的『鮮活的生命力』,從而引導讀者有滋有味地讀下去。 拉近讀者與圖書的距離,出版社的吆喝必不可少。吆喝可以亦應當有趣味有情致,但前提必須真實而誠實。 來源:人民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