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類圖書作爲教輔圖書市場的一個重要門類,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開始興起,到新千年伊始的空前繁榮,再到如今的舉步維艱,正在經歷著盛極而衰的過程。是就此默默消亡,還是決心二次創業,是擺在作文類圖書面前的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從目前市場上作文類圖書的現狀來看,問題主要有三個。 出版同質化。目前市場上的作文書可以說是琳琅滿目,擺在書店的書架上讓人目不暇接,給人一種繁榮的假象。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書同質化相當嚴重:你出『作文大法』,我就出『作文寶典』;你有『滿分作文』,我就有『百分作文』,不一而足。但是翻開這些書就會發現,內容雷同,格式一致,甚至連封面都差不多,感覺就像一個人寫的。同質化的後果就是讓人無法區分,只好都不買作罷。 水平劣質化。前幾年作文類圖書的繁榮,讓一些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於是出版單位和民營公司一窩蜂地進來。這樣的後果,就是質量低劣。有些書內容粗製濫造、完全跟風、毫無創新,從策劃到出版,只有十幾天甚至幾天的周期。 市場悲觀化。作文類圖書發展了二十多年,市場已經變得理性,消費者不再是看到一本書就買,而是要貨比三家。而現在市場上的作文書一方面由於圖書的同質化和內容的低劣化,讓讀者逐漸對其失去了信心。另一方面教師對作文類圖書的信心也在喪失。根據調查顯示,教師們認爲真正的好作文在於實踐,而非從書中照搬照抄。如果依賴作文書,大家寫的作文千篇一律,會對作文水平的提高起到相反的效果。 由此可見,作文類圖書似乎走進了一個發展的瓶頸,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這就需要實現三個轉變。 首先,從單純提供素材的『小作文』向提供方法的『大作文』轉變。 目前的作文類圖書,大多數局限於提供範文和素材,這也是最省力的一種成書方式。這種書可能在一開始也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因爲背一背、抄一抄就可以用,但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用處不大。因爲單純的抄襲或模仿,沒有注入自己的情感和經歷,寫完了就完了,不會有什麼提高。真正的方法不等同於技巧,要想寫出好文章,必須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細緻觀察生活,用心思考問題,這才是好作文的王道。所以,真正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作文類圖書,一定要跳出『作文』來指導作文,樹立『大作文』的思想,教會學生如何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如何培育自己的真情實感,如何立意,如何廣泛閱讀。也就是說,不僅要求學生要『主題鮮明、層次分明、情感真摯、文筆流暢』,還要教他們如何才能做到,再輔之以一定的素材和技巧。 其次,從籠統性向細分性轉變。 作文水平需要積累,每個年級要達到什麼水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以前的作文類圖書,無論對象和內容都比較籠統。因此,要細分對象市場,從小學到高中至少可以區分七個層次(小學低、中、高年級各一個,中學低、高年級各一個),同時,還可以推出針對教師的專業類圖書,從而形成一個完備的對象體系。同時,營銷上,針對不同地域、不同市場還要做細分,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的文化教育水平不盡相同,風俗習慣不盡相同,對圖書的需求也不盡相同,要將市場進行細分,有針對性地推出適合這個市場的圖書產品。 第三,從單一的圖書產品向多樣的市場營銷手段轉變。 現在,營銷手段越多樣,才能吸引各個層類的消費者,圖書營銷也是如此。首先,可以將圖書營銷和網絡結合起來。現在,出版社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網站,可以在自己的網站上作重點推薦,可以在網上設立論壇、微博等,與讀者進行互動,可以就讀者的作文進行點評,還可以聽取讀者的意見建議。對於重點圖書,還可以在各大門戶網站作重點推薦,形成立體宣傳。其次,可以將圖書營銷和講座、交流、培訓、夏令營、作文競賽等各種活動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作文興趣和寫作能力。再次,可以拓展作文類圖書的產品形式。有的出版社已經形成了自身的作文書品牌,有一群相對固定的消費者,通過這些品牌效應,可以拓展產品的樣式,比如電視、電影、光碟等產品,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品牌的知名度,從而取得更好的效益。(趙明 作者系朝華出版社編輯) 來源:光明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