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8月27日电 (韩璐?周韦妙)记者27日从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获悉,中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目前已完成顶层区域60余只手、12件法器的髹漆、贴金层、彩绘层等本体修复试验工作,主体修复工程预计在2014年底完成。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v(1174-1252)年间,该造像在88平方米的崖面上刻有1007只手、眼,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状如孔雀开屏,金碧辉煌。 建成800多年来,在自然营力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千手观音”造像受到了多种“病害”侵蚀。环境干湿交替和酸雨作用,使其造像表面出现大面积的剥落、空鼓、龟裂等。 据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陈卉丽介绍,目前千手观音现存手臂数量为830只,其中残手有283只,占总数的34%。 “造像石质表面病害面积约15.01平方米、残缺440处、断裂90厘米,彩绘病害面积28.96平方米,金箔病害面积130.62平方米,共存在34种病害。”陈卉丽说,2011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 根据《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总体修复方案》,“千手观音”本体修复将按照“上、中、下”3层依次进行。专家组针对“千手观音”总共830只手、272件法器的不同情况,为每只手和每件法器都制定了不同的修复方案,以保证修复工作的科学性,最大程度的保留其历史文化。 陈卉丽说,整个修复工作内容庞杂、耗时长。“以手指的加固为例,每只手指的加固次数都约在10次以上,且每次加固后必须隔24小时后才能再次加固。” “在修复过程中,我们截取手指石质胎体表面的金箔后才发现,内层石质的风化、断裂比表面上看起来要严重。”陈卉丽说,对于出现的新问题,文物保护中心需要一边修复,一边与相关专家进行探讨研究。 据了解,目前专家组正在对千手观音本体底层石质胎体修复补形,中层彩绘修复、顶层贴金层修复等工作也已同步开展。在千手观音主尊修复方案通过专家论证后,将逐步开展主尊及四协侍修复及千手观音造像贴金层及法器彩绘层修复等工作。千手观音主体修复工程预计在2014年底完成。届时,恢复“青春”的千手观音将重新与游客见面。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