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算起,我國作為簽約國,在這10年中已經有37個項目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列世界第一。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公布了3批共1219項國家級非遺項目,認定了4批共1986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那麼,非遺保護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是什麼?各省區市都已經摸索出了不少實踐經驗。河北省文化廳從2012年以來組織專家學者從國家級、省級項目中選出40個,對它們開展了價值衡量和保護要點研究。他們認為,要釐清項目保護傳承與其自身發展的關係,釐清保護傳承與開發利用的關係。因為非遺項目的傳承發展既具有活態性和流變性,又必須保持它的原真性,因此項目存續發展只能是自然流變,而不能形成基因突變。那麼就需要對其諸多構成要素(價值點)進行辨析,哪些是最核心、最穩定、最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他們當前的做法是,將每個項目價值點分為A、B、C、D四個層級,可以為防止現代科學技術和審美理念過快過多介入而導致非遺項目的顛覆性發展,修築一道防火牆。非遺項目只能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繼承發展。明確了非遺項目的價值點,還要確定它們的價值量。他們認為,這種價值量應當有歷史價值、藝術(科學、技術)價值、影響力、獨特性、合理開發利用價值五個方面,用星級表示,每項一星。這樣就兼顧了生產性的活態保護。在此基礎上,還必須制定保護要點。保護要點則是通過價值點確定、層級劃分和價值量大小的分析判斷,以及根據項目在存續發展中的實際困難或不良傾向,提出有針對性的保護要求。 民間文學、音樂、戲曲、舞蹈、民俗等大類的價值點與價值量、保護重點與次點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民間文學的傳說故事,有人物、情節、細節、時代背景、講述語言、神態和動作及講述場所等若干要素,歌謠又有唱(念)詞、曲調、演唱表情與動作等要素。戲劇則由唱腔、音樂、劇本、道白、臉譜、服飾、道具、布景等若干要素組成,而皮影則有驢皮製作、手工操作、同步演唱、燈光、布屏等若干要素。但它們都是有主有次、有最核心與非核心的要素。 在價值衡量的具體操作上,河北井陘拉花舞蹈的價值分析研究是一個很好的代表性例證。關於它的價值點,A級包括擰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腳等基本動作,傳統音樂和樂器,傳統裝扮,特定道具4項。B級主要是傳統規定的各個角色服飾,C級包括表演隊形和師承關係,D級主要是表演場地與有關環境。其他舞蹈類項目,除特殊者外一般也都要把基本動作、音樂伴奏、樂器和特定道具作為核心價值點。在價值量上,有關專家分析認為拉花藝術的歷史價值很高,它不但時間久遠,也體現着北方各民族的文化傳承。其藝術價值上,因它舞姿健美、舒展大方、屈伸大度、抑揚迅變,故擅長於表現悲壯、眷戀等情緒。中國舞蹈界權威人士賈作光等都曾經對它的藝術特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其影響力,不僅在太行山區、燕趙之地,而且從1957年在懷仁堂為中央領導演出並獲獎之後,多次參加全國重大比賽和調演活動,還走出國門、享譽海外。其獨特性,一是舞蹈動作的別致,二是它4/4拍子的音樂,三是花瓶、貨郎絨線架等道具,特別是它在表現百姓奔走逃荒、翻山越嶺的艱難跋涉上全國罕見。其開發利用價值也很高。井陘縣已經成立拉花藝術團,它們在嚴格保護拉花基本動作、音樂等核心價值點的基礎上稍有微調,更適應當代青年的審美要求。拉花也已為當地文化旅遊開發提供了重要的藝術資源。如上分析,拉花的價值總量就是價值量最高的五顆星了。其保護要點,主要是通過傳承人的認真傳幫帶,保持拉花藝術的基本動作,嚴格傳承其樂譜、伴奏技法、特色裝扮和花瓶等特定道具,同時必須維持井陘拉花各個流派的個性特徵。再如河北永年縣的楊式、武式太極拳。其價值點A級主要是『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的技擊理念,頡⑥邸⒓貳按、瘛、肘、靠的基本技擊方法,典型代表動作和推手練習的形式以及傳統拳理、拳諺、拳譜等。B級包括門規(戒律)、套路的編排布局。C級包括服裝、禮儀。D級包括表演形式、器械和傳承方式等。楊式、武式太極拳的歷史價值、藝術(科學、技藝)價值都很高,國內外影響巨大。在開發利用上,它更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武術文化資源。所以它們的價值量也是五顆星。其保護要點,則是傳統基本動作、套路和拳理、拳諺、拳譜以及傳承人資料,也可以允許在科學健身方面進行一些必要的新探索。 而民俗類項目的價值衡量與上面的幾種大有不同。因為民俗類的傳統節日、祭典和各種文化空間往往是成千上萬群眾參與的社會文化活動,一些技藝團隊參與表演,是助興性地容納其中,而不是獨立展示。比如河北新樂市伏羲祭典,其價值點A級是群眾祭祀人祖伏羲女媧的節點(廟會會期)、祭祀儀式程序,這是不可隨意更改的祭祀活動要素。B級是祭祀的儀仗、音樂、舞蹈和服飾。C級是祭祀活動的場所。D級是主祭人的傳承(非世襲的每年推選)方式。其價值量上,由於起始於帝嚳時期,其極具歷史價值,且影響廣遠,方式和內涵獨特,文化藝術價值甚高,包括了大量傳統歌舞、社火的表演活動。其保護重點則是規範祭典的程序、儀仗,進一步挖掘研究有關伏羲文化(八卦文化、龍文化、和諧理念等)、伏羲祭典的發展脈絡,弘揚伏羲女媧的創新精神,同時建立有關數據庫。 這種非遺價值點衡量和保護要點分析,是從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大膽探索實驗總結出來的工作方法和操作程序,使非遺保護與管理走向了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且有了具體的、明晰的、可操作性,解決了基本規則問題。非遺申報、審批、保護和有關資金撥放,就要根據其價值點和價值量,特別要根據其核心價值點來衡量,其中包括項目的影響力、獨特性程度高低。 在非遺保護已經走過10年的今天,我們是應該對全國各地科學化、規範化地從事非遺保護的類似經驗甚至教訓進行一些總結和推廣的工作了。()袁學駿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