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漢學家顧彬:金庸的小說看一部等於看了全部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5-5 00:06| 發佈者: 對酒當歌| 查看: 2422| 評論: 0

摘要:   3月,廣東汕頭大學聘任德國著名漢學家顧彬教授講座教授儀式在科學報告廳隆重舉行。汕頭大學副校長烏蘭哈斯教授、文學院院長Terry Bodenhorn教授等人出席了本次儀式。儀式後,顧彬做了一場學術報告―――    ...
  3月,廣東汕頭大學聘任德國著名漢學家顧彬教授講座教授儀式在科學報告廳隆重舉行。汕頭大學副校長烏蘭哈斯教授、文學院院長Terry Bodenhorn教授等人出席了本次儀式。儀式後,顧彬做了一場學術報告――― 
  金庸作品的現代性不足
  好的文學應該有一種標準,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應該是作者語言能力的高低,即要有好文筆。中國當代文學的奇怪現象卻是,重視作品內容而不看重文筆。但這種情況不是中國特有的,已成為一種國際現象。
  現代文學應當是分析社會問題的,而傳統文學是作為政治工具存在的。以金庸為例,他並不是現代性的作家,因為他太中國、太國粹了。在德國,成功的作品不一定是語言很優美的,也沒有什麼故事情節,並且善與惡不會分得太清。但是金庸的小說有故事性,跟中國的明清小說關係很密切,他主張傳統道德,善惡觀念分明。金庸在中國受讀者歡迎的原因是他的小說代表了中國的傳統精神,為中國所需要,並製造了一種中國或許有一天會成為世界上最重要民族最優秀文化的美好願望,他的作品令讀者們感到充滿自信。
  金庸的作品在德國沒有德文譯本,在西方國家的讀者也不多,原因是他的作品太注重娛樂讀者,故事性太強,造成了現代性不足的問題。德國真正的現當代作家不會講真正的故事,即不會有情節、主人公和內容,最重要的是語言;作家們通過語言創造自己的世界和主人公。
  好的文學不一定是誰都想看
  我原來認為好的文學是誰都想看的文學,但是現在開始質疑,好的文學不一定是誰都想看。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應該對個人的閱讀偏好持寬容態度。
  什麼稱之為好的文學呢?德國評論家會把好的文學作品分為三種:雅文學、上層俗文學和下層俗文學。英語國家的觀點則是分為兩種:雅文學和俗文學,但兩者的界限並不十分清晰。在德國雅文學和俗文學分得很清,很多人不喜歡看雅文學而喜歡讀俗文學。在德語國家,金庸的作品是屬於俗文學的。
  中國當代文學的危機不僅是語言的問題,講故事的問題,同時也是道德宣揚的問題。在現在的德語國家,由於傳統道德的日漸消失,很多作家已不想通過寫作來宣揚道德層面的理念。而金庸代表的是傳統道德,主張的是在中國獲得廣泛認同的觀點,例如正義、榮譽、真理、善惡的爭鬥,但這些道德並不一定為西方國家的讀者所接受。金庸的小說情節的設置都有雷同之處,看一部小說就等同於看過他的所有作品。
  『美女作家』用身體寫作吸引讀者
  某些『美女作家』的作品『不是文學,而是垃圾』。這些所謂的『美女作家』本身沒有什麼文學素養,語言能力也很差,以『用身體寫作』的方式來吸引讀者的眼球。這種情況不是中國獨有的,德國的暢銷書同樣可能有語言水平很差的問題,但讀者關注的只是作品能否帶來娛樂,能否有轟動效應。
  群眾文化和中國當代文學的危機。群眾文化的迅速崛起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一個重要標誌。它通過影視圖像、商業廣告、消費娛樂方式以及暢銷書等傳達給讀者,是媒體的一個產物。金庸的成功得益於媒體的大力推動,金庸熱也是群眾文化的一部分。儘管他如此成功,但並不代表他就是一個好作家,確切來說他絕對不是一位現代作家。
  可以從金庸現象來反思中國當代文學的問題:1、美學的精疲力竭。到1972年後,金庸只是修訂和改寫了自己以前的一部分著作,基本沒有新的作品問世。很多中國作家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這一問題不僅在中國發生,在其他 國家也有很多同樣的情形。2、大部頭的問題。金庸的作品無論在德國還是中國都可以被稱為『磚頭』。出於銷量的考慮,出版商知道成功的小說必須是厚重而且吸引眼球的,他們也懂得如何引導雅文學和俗文學的不同讀者去購買這類型的書。大部頭的暢銷並不意味着它本身寫作的成功,而是由於出版商成功的銷售策略。3、為賺錢而寫,為賣作品而寫。
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