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草根太史公 地方志背後的故事(5)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2-29 10:57| 發布者: 夏知| 查看: 1421| 評論: 0|來自: 中國青年報

摘要: 留個紀念還是留住歷史? 進入21世紀,三晉大地上,『煤老闆』似乎一夜之間冒出來,迅速搶占各大媒體的頭版。 依託煤炭資源,一些村莊也富了起來,當地開始流行修村志之風。在那家報紙負責人的介紹下,霍新會 ...

留個紀念還是留住歷史?

進入21世紀,三晉大地上,『煤老闆』似乎一夜之間冒出來,迅速搶占各大媒體的頭版。

依託煤炭資源,一些村莊也富了起來,當地開始流行修村志之風。在那家報紙負責人的介紹下,霍新會開始給澤州縣的一個村寫村志。『經濟發展了,留個紀念。』有村幹部對他講。

這個村有兩個煤礦,村民的收入水平因此直線上升。一年多後,霍新會寫了30餘萬字,交給對方。此後,他幾乎沒有空閒,這個村寫完,就有那個村來約。這幾年,他一連寫了4部村志,胡底村的那部也快完工了。

現在的霍新會,更像是一個熟練技工,往固定的模子裡填東西。甚至連調子都一樣。

『多寫寫農村的變化,寫寫現在老百姓過的好日子。』幾乎每個村幹部都會這麼跟他說。

打工者霍新會於是就寫農村的變化,寫老百姓過的好日子。『我就是一打工的,寫不好人家不給錢。』霍新會說。

每部村志,他通常需要一年多的時間,能拿到一萬多元。不過,這點錢也不好掙。有一個村,至今還欠他不少工錢。

當然,在他眼中,農村的確在發生變化。光從一些順口溜就可看出:

上世紀50年代,農村姑娘找對象,流傳著這樣的話:『一工二干三學生,退伍軍人等一等,老農民發癔症。』

到了60年代,『不嫁工,不嫁干,要嫁就嫁放羊漢,穿毛衣、吃飽飯。』

80年代,農民的地位開始提高,找對象相對容易點兒了。當地開始流傳『窮工人、富幹部,老農民有前途,沒錢花了賣紅薯』的順口溜。

進入本世紀,『小康工人富幹部,人民教師坐花轎,辛苦農民吃得飽,小康路上邁大步』的說法又流傳開來。

然而,還有另外一些變化,他沒法寫在村志里。一些禁區是他觸碰不得的。比如農村的計劃生育、『三農』問題、環境問題、村幹部的貪腐、村委會選舉中的賄選現象等,都不能載入史冊。

要寫改革開放以前的30年,『框框』依然在,正如他在寫縣誌時一樣。他也不想去碰,當年那根緊繃的弦兒還會時不時拽他一下,更別說他時刻忘不了的自己『打工者』的身份了。

但留住歷史的念頭時不時會冒出來。

有一次,他寫了一些反映上世紀60年代幹部專權的順口溜,比如『隊長有權,會計有錢,撐死保管,餓死社員』、『惹了小隊長,一年不順當,秋後不分菜和糧』等。結果,在審定書稿時,這些順口溜全部被刪掉。事後有人對他說:『領導看了,很不高興。』

『認了吧,現實就是這麼一回事。』霍新會當時想。

好在也有讓他『盡興』的時候。在當代人物傳記中,他可以儘可能多地寫這個人做的事,而不是寫成簡歷。那些在縣誌中略掉的『地富反壞右』,也能比較客觀地出現在村志中。

寫來寫去,霍新會算是想明白了,『村志實際上也是一部有選擇的歷史』!

他感觸最深的一件事是,在一個村寫村志時,當地一家的祖上,曾有人在國民黨部隊任職,後來此人被打成『反革命分子』,最終平反。因爲此人對村里做過不少貢獻,村志編撰班子打算將他寫進史書。但去徵求家屬意見時,遭到對方拒絕。

『人已經不在了,就不要再翻舊案了。萬一來一場什麼運動,我們家就沒法活了。』對方告訴霍新會和陪他同來的村幹部。

霍新會還能清楚地記得那個家屬的強烈反應。『就和我一樣,過去的事,一提就害怕。』

事實上,霍新會及家人從未被真正批鬥過。但他見過別人挨批鬥,也見過父親去『陪批』。村里原有一個富農,在挨批鬥時,『連親生兒子都罵他』。

那個場景,霍新會一直記著。『想想真可悲。』他嘆息道。

如今再去他寫過村志的村子時,一些村民看到他會打招呼:『我們村里都出書了,很多人都誇你呢。』霍新會『嗯嗯』地應著。可一轉身,他就哀嘆一聲。

年近古稀的霍新會,很想爲自己的村子重新寫一部村志。在這部村志里,他要詳細地記錄每一個歷史時期,每一個人,不管失誤與成績,一股腦兒寫下來。這是他心中的『客觀記錄』。

『這部村志屬於我,屬於這個村莊。它不屬於哪一個領導,我也不要看誰的眼色。』

許多年過去,這個村子變化太大。水泥路從村子邊上經過;那條小溪依舊在流淌,可是水已經很小了;幾乎家家都蓋起新房,可人心散了,村子也不再熱鬧,只留下一些老頭兒老太太。

村裡有一座廟,廟前有個戲台子。霍新會小的時候,這是村里最熱鬧的地方,每年還會唱兩台戲。

現在這個地方已經成爲羊圈,地上滿是羊糞。廟裡牆壁上的壁畫,已經殘缺不全。霍新會記得,曾經,這些壁畫『美輪美奐』。

過年這段日子,他每隔幾天就會到廟裡看看。壁畫快沒了,人也快沒了。在這個地方挨過批鬥和批鬥過別人的人,一個個老去了。想要找一個能完整講述過去的人,變得異常困難。

『再不搶救,村子就沒有過去的影子了。』霍新會說,『我也老了,快要寫不動了。也許,一輩子我也完不成我想寫的村志。』(郭建光 文/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