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探秘故宫 那些鲜为人知的深宫秘史(2)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2-2-27 09:36| 發佈者: 山東受學| 查看: 1354| 評論: 0|來自: 北京晨报

摘要: ●英华殿菩提 文玩爱好者眼中极品 李燮平表示,慈宁宫所在的太后宫区将是预开放区域中最大一片相连的建筑群。在这片区域里,最大的特点就是佛教气氛浓厚。 提到故宫里的佛教气息,英华殿菩提不能不说。李燮平 ...

●英华殿菩提 文玩爱好者眼中极品

李燮平表示,慈宁宫所在的太后宫区将是预开放区域中最大一片相连的建筑群。在这片区域里,最大的特点就是佛教气氛浓厚。

提到故宫里的佛教气息,英华殿菩提不能不说。李燮平告诉记者,英华殿位于寿安宫之后,目前也是非开放区域,今后是否开放尚未确定。英华殿前的两株菩提树是明万历年间李太后所植。

据史料记载,李太后一生深信佛教,在京城内修建了很多寺院。现存最著名的就是高梁河畔的万寿寺,是万历皇帝“祗奉慈命”大兴土木建成的。还有阜成门外八里庄的慈寿寺及永安塔,宣武门外的长椿寺,都是李太后下旨修建的。传说房山石经山雷音洞内有穴藏石函,函中有隋代安放的三粒佛舍利,李太后也请人将舍利迎入宫中供养了一段时间,然后再安置于原处。李太后的种种崇佛、好佛行为,也被大臣们颂扬为慈悲为怀,甚至在宫中被人传为菩萨的化身。

李燮平告诉记者,李太后因崇佛所植的菩提树其实并非真的菩提树,只是外形相似罢了。记者了解到,由于生于南国的菩提树无法在北方生长,李太后所植菩提树实为椴树的一种。但即使不是真的菩提树,它产下的菩提子也被视为收藏珍品。由英华殿菩提子穿成的饰物更是千金难求。

清代,乾隆皇帝曾对英华殿菩提树大加赞赏,亲笔御书《英华殿菩提诗》。其中有这样几句:“我闻菩提种,物物皆具领。此树独擅名,无奈非平等。举一堪例诸,树以无知省。”

荣钢林老人告诉记者,在他小时候,故宫里就流传着英华殿菩提有灵性的传说,只是自己一直未曾有缘拾到那树上的菩提子。

●寿康宫 乾隆为母亲建的“养老所”

寿康宫位于慈宁宫西侧,最初是乾隆为生母“孝圣宪皇后”所建的寝宫。营建寿康宫的原因还是孝圣皇后起初也不敢住进慈宁宫。

李燮平告诉记者,乾隆继位时,太后宫区有慈宁宫和咸安宫。慈宁宫自孝庄以后,除了举行一些典礼仪式外,几十年没住过人了。咸安宫又被雍正皇帝改成了“宫学”,其他一些殿宇又有年老的妃嫔们居住。乾隆不能让自己的母亲没地方住啊。于是拆了慈宁宫西侧宫墙,建起了寿康宫。

寿康宫主宫区呈南北方向的长方形,由三进院落组成。南北长148米,东西宽57米,周围有红墙环绕,占地约8436平方米。

乾隆也是个大孝子。据史料记载,孝圣太后在寿康宫居住的时候,乾隆几乎每天都来问安。在寿康左门下轿,步行进入寿康宫。到了太后居住的暖阁后,乾隆要跪在地上问候起居。孝圣太后寿辰时,乾隆曾亲自起舞为母亲助兴。

据李燮平介绍,在孝圣太后60寿辰时,乾隆还改建了咸安宫学为寿安宫,为母亲的生日献礼。至此以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为主的太后宫区基本成型。

孝圣太后80岁时,年龄已高过孝庄太后去世时的年纪,乾隆皇帝才将慈宁宫重新“装修”,将屋顶的“单檐”结构升级为规制更高的“重檐”,让母亲移居慈宁宫。老太后86岁去世后,慈宁宫就再也没住过人,即使是权倾朝野的慈禧老佛爷,也觉得自己难与此宫相匹,仅在寿康宫小住。


来源:北京晨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