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殿菩提 文玩愛好者眼中極品 李燮平表示,慈寧宮所在的太后宮區將是預開放區域中最大一片相連的建築群。在這片區域裡,最大的特點就是佛教氣氛濃厚。 提到故宮裡的佛教氣息,英華殿菩提不能不說。李燮平告訴記者,英華殿位於壽安宮之後,目前也是非開放區域,今後是否開放尚未確定。英華殿前的兩株菩提樹是明萬曆年間李太后所植。 據史料記載,李太后一生深信佛教,在京城內修建了很多寺院。現存最著名的就是高梁河畔的萬壽寺,是萬曆皇帝『祗奉慈命』大興土木建成的。還有阜成門外八里莊的慈壽寺及永安塔,宣武門外的長椿寺,都是李太后下旨修建的。傳說房山石經山雷音洞內有穴藏石函,函中有隋代安放的三粒佛舍利,李太后也請人將舍利迎入宮中供養了一段時間,然後再安置於原處。李太后的種種崇佛、好佛行爲,也被大臣們頌揚爲慈悲爲懷,甚至在宮中被人傳爲菩薩的化身。 李燮平告訴記者,李太后因崇佛所植的菩提樹其實並非真的菩提樹,只是外形相似罷了。記者了解到,由於生於南國的菩提樹無法在北方生長,李太后所植菩提樹實爲椴樹的一種。但即使不是真的菩提樹,它產下的菩提子也被視爲收藏珍品。由英華殿菩提子穿成的飾物更是千金難求。 清代,乾隆皇帝曾對英華殿菩提樹大加讚賞,親筆御書【英華殿菩提詩】。其中有這樣幾句:『我聞菩提種,物物皆具領。此樹獨擅名,無奈非平等。舉一堪例諸,樹以無知省。』 榮鋼林老人告訴記者,在他小時候,故宮裡就流傳著英華殿菩提有靈性的傳說,只是自己一直未曾有緣拾到那樹上的菩提子。 ●壽康宮 乾隆爲母親建的『養老所』 壽康宮位於慈寧宮西側,最初是乾隆爲生母『孝聖憲皇后』所建的寢宮。營建壽康宮的原因還是孝聖皇后起初也不敢住進慈寧宮。 李燮平告訴記者,乾隆繼位時,太后宮區有慈寧宮和咸安宮。慈寧宮自孝莊以後,除了舉行一些典禮儀式外,幾十年沒住過人了。咸安宮又被雍正皇帝改成了『宮學』,其他一些殿宇又有年老的妃嬪們居住。乾隆不能讓自己的母親沒地方住啊。於是拆了慈寧宮西側宮牆,建起了壽康宮。 壽康宮主宮區呈南北方向的長方形,由三進院落組成。南北長148米,東西寬57米,周圍有紅牆環繞,占地約8436平方米。 乾隆也是個大孝子。據史料記載,孝聖太后在壽康宮居住的時候,乾隆幾乎每天都來問安。在壽康左門下轎,步行進入壽康宮。到了太后居住的暖閣後,乾隆要跪在地上問候起居。孝聖太后壽辰時,乾隆曾親自起舞爲母親助興。 據李燮平介紹,在孝聖太后60壽辰時,乾隆還改建了咸安宮學爲壽安宮,爲母親的生日獻禮。至此以慈寧宮、壽康宮、壽安宮爲主的太后宮區基本成型。 孝聖太后80歲時,年齡已高過孝莊太后去世時的年紀,乾隆皇帝才將慈寧宮重新『裝修』,將屋頂的『單檐』結構升級爲規制更高的『重檐』,讓母親移居慈寧宮。老太后86歲去世後,慈寧宮就再也沒住過人,即使是權傾朝野的慈禧老佛爺,也覺得自己難與此宮相匹,僅在壽康宮小住。 來源:北京晨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