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琉球最高級文化的根底在中國
文匯報:【集成】是以高津老師參與編撰的【增補琉球關係漢籍目錄】爲基礎,最早的調查一定十分艱苦。 高津孝:琉球漢文文獻的保存狀況十分惡劣,許多文獻連目錄也沒有。在這種狀況下,把握漢文文獻的整體情況是很重要的。調查工作也是在眾多文獻收藏機構的協助下完成的。 從目錄學角度來說,文獻的出版地是最重要的。研究中國目錄學的人,基本上研究對象都是中國出版的書。研究日本書志學的人,他們的研究對象都是日本出版的書。而琉球人使用的書,有在中國出版的,也有在日本出版的。如果我們編纂的時候把出版地分開,這樣的目錄就無法形成。所以我們的目錄爲『琉球關係』,意爲『跟琉球有關係』的漢籍。如果只算在琉球出版的漢籍,是很少的,只有幾種。 陳正宏:書的種類或許比較少,但是單一種書的印刷數量應該不會少。出版一本書,要雕版,要印刷,要找刻工、寫工、印工,是很麻煩的,因此印數太少的話是沒有意義的。你看琉球版漢籍里的【小學句讀】,版面上有那麼多的斷口,還出現了明顯的斷版,肯定刷印了不止一次吧。 高津孝:讀者群很大的話,可以印刷出版。最早訪問中國的琉球人,在中國買書帶回去,後來的學人就根據帶回去的漢文文獻來學習。還有一種形式就是托中國人出版一本書,或者托日本人出版一本書,然後帶回琉球。 文匯報:我們看到,有部分的漢文文獻是在福建刊刻的? 高津孝:是的,或者是在北京刊刻的。主要是福建,少數在北京。 陳正宏:福建刻的和北京刻的,性質還是不一樣的。福建刻的主要是琉球人自己出資委託福州書坊代刻的,就是所謂的『福州刻琉球本』。北京刻的,現在發現的,全部是中方出資,並由中國老師主持編刊的琉球官生的漢詩習作選本,嚴格來說,是中國本。 文匯報:是否還有一些琉球漢文文獻保存在美國的圖書館? 高津孝:美國夏威夷大學保存的琉球文獻,原來是英國人FrankHawley訪問日本時在日本收集的。他去世後,留下的琉球文獻大部分保存在夏威夷大學。 文匯報:從保存下來的漢籍看,琉球人偏好哪些漢籍? 高津孝:一般琉球人用的,是朱熹【小學】,還有像【二十四孝】這樣的書,也就是童蒙用的讀物。【小學】在中國不太流行,但在東亞很流行。一般琉球人和江戶時代的日本人一樣,基礎的漢文知識是從中國來的,從中國來看的話,程度不高。在蒙書之後,琉球人開始學習四書,開始學習寫詩。 明清來華琉球人達20萬人次 文匯報:漢文字在琉球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否被頻繁使用? 高津孝:琉球人有兩種,一種叫久米村人,主要是福建人的後裔。久米人專門學習中國話、中國文字和文學,是琉球國和清朝之間進貢關係的關鍵人物,類似於現在的外交官。還有一種是普通琉球人,說琉球話,不說中國話,他們的一般常識和江戶時代的日本人基本相同,用日語來學習漢文。 陳正宏:說普通的琉球人『用日語來學習漢文』,大概是因爲琉球版漢籍中有一種【陳惕園先生童子摭談】,漢字旁加刻了訓讀符號。但這恐怕只是個別的例子。這次【集成】所收的71部漢文文獻,除這部琉球刻本和兩部日本刻本、兩部無法確定其抄寫主體的寫本外,其餘都沒有加訓讀符號。倒是有一個反證,琉球版漢籍中比【陳惕園先生童子摭談】影響大得多的【小學句讀】,據考證,底本是一個日本翻中國刻本,但是琉球人再翻刻時,把日本底本上的訓讀符號全都刪去了。 文匯報:總的來說,琉球人是受中國文化影響較大,還是受日本文化影響較大? 高津孝:一些優秀的久米人和琉球本地人會去北京的國子監學習,叫作琉球官生,也就是留學生。但四個多世紀裡不到100人,數量很少,他們作爲外交官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們學習中國古代文獻都是直接用中文念。但我認爲,其他文化程度較高的琉球人看得懂中國古代文獻,但可能是用日本方式來念。 陳正宏:因爲留學時間相對較長,又是中國方面全額資助,琉球官生的人數可能不是太多。但明清兩代渡海來華的琉球人,據現在沖繩學界估計,應該有20萬人次左右,而16世紀前後琉球的總人口大概也不過10萬人,這一方面說明來過中國的琉球人很多,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不少琉球人來華還不止一次。這麼龐大的數字,跟現在長眠在福州琉球墓園的那些琉球人的地域及身份相互印證,可以看出當時來中國的琉球人決不僅限於久米村人,也並不都是上層人士。這其中還有不少是自費到福建學習各種中國學問的普通的琉球學生,這在清人潘相的【琉球入學見聞錄》裡有記載;【集成】的琉球官話部分,也可以見到琉球學生懇求中國老師講解漢文經書和醫書,以及在福州的書店裡買各類中國書籍(包括禁書),跟店主討價還價的有趣場景。 高津孝:還有一個受日本文化影響很大的例子。琉球有像中國科舉一樣的『考』,包含兩種考試內容,一種是要求寫一般的日本行政文書,一種是寫漢文的。從行政文書來看,琉球時代的高層知識分子都是用日語來寫行政文書。漢文是特別的。 陳正宏:這我不同意。漢文是正式文字,當時通行琉球全國。【集成》裡收了一種【大清乾隆二十七年選日通書】,是當時琉球自製的臨時日曆,翻開第一頁就是琉球官員用純正漢文寫的如下一段話: 琉球國司憲書官謹奉教令,印造【選日通書】,權行國中,以俟天朝頒賜憲書。憲書頒到日,通國皆用憲書,共得凜遵一王之正朔,是千億萬年遵王向化之義也。司憲書官謹志。 司憲書官可以通令全國,當然可以算是『高層』,其通令無論就內容還是形式而言,也都應該是『行政文書』吧。而且這樣的行政文書,是印在家家戶戶都要用的日曆的第一頁,可見漢文決不是什麼『特別的』文字,而是通行的官方文字。至於所謂『用日語來寫』的行政文書,我想指的大概是現存的琉球評定所文書吧。那是特定時期琉球王府內部爲方便與琉球語對應,採用自日本引入的假名或和式漢文撰寫的,那才是獨具琉球特色的『特別的』文獻吧。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