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2月23日上午,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大廳內人頭攢動。上午10時,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南安陽滑縣木板年畫傳承人耿建社敲響錘聲,鄭州文交所推出的權益產品『中國神話DD滑縣木板年畫雕版』正式上線。這也標誌著民間『非遺』通過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這個平台,實現與資本市場的對接,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據介紹,滑縣木版年畫始於明洪武年間,鼎盛於清代,已有500多年歷史。其人物造型生動傳神,構圖層次分明,畫面明朗清新;色彩豐富、迤邐雅致,具有濃厚的國畫韻味,每一幅年畫都集中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民俗風情。該年畫內容主要以人物、中國神話、典故、吉祥以及福、祿、財、喜、壽爲表現題材,以族譜、中堂、對聯爲主要表現形式,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傳承方面的一種體現。『滑縣木版年畫是一個驚人的發現,是半個世紀以來新發現的一個年畫品種,是「原生態和活化石」,因此它是一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曾這樣評價。 『此次上線的「滑縣木版年畫雕版」是文交所上線的【中國神話】重要組成部分。』據鄭州文交所董事長王迪介紹,【中國神話】是由150件民間世代流傳至今的年畫母版孤品、絕品和現代年畫大師創作的年畫母版共同組成的共有權益產品資產包。其在體裁上,畫幅有大有小;在繪畫風格上,彩繪顏色大多是用水稀釋過的,且半透明,色彩比較淡雅精細;在工藝製作上,一直堅持手工製作,人物造型粗獷誇張,線條剛勁有力,構圖對稱均衡,顏色艷麗。『更重要的是,「滑縣木版年畫雕版」也是鄭州文交所全面落實國務院38號文件精神,對交易規則修訂和交易系統全面升級改造之後,進場交易的首個共有權益產品,它將採取紙上與網上交易相結合的模式進行運作。 事實上,如何幫助『非遺』傳承人更好地保護好民間技藝,讓民間文化傳承發揚下去,是鄭州文交所一直思索的問題。王迪表示,針對滑縣木版年畫的傳承與發揚問題,下一步鄭州文交所將建立年畫藝術車間,讓技藝傳承人實現年畫的製作、技藝的傳授和研究,使逐漸消弱的民間藝術得以保護和傳承,把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向全世界。 另據悉,鄭州文交所還將以【中國神話】爲載體,結合年畫技藝傳人,開發共有權益產品的衍生品,以文化藝術品共有權益產品爲切入點,通過衍生品開發等工作完善文化產業鏈條,爲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地活水,將『非遺』更好地的傳承和發揚下去。(李兆舉) 來源:人民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