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老字號『扎堆』發展,維護老字號的知識產權,鼓勵有條件的老字號申遺,建立老字號專屬檔案……昨天,佔北京老字號半壁江山的西城區率先出台【保護和促進老字號發展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解決老字號現有遭遇的困難。同時,西城區還將設立老字號保護與發展專項資金,每年投入2000萬元,加快推進老字號集聚區發展建設。預計到『十二五』末,將有近百家歷史上曾經存在但已消失的老字號通過申請專利等方式復名,此外20多家消亡老字號將重建。 西城區是北京老字號品牌的主要集聚區。據初步統計,目前西城區擁有近百家老字號資源,佔全市老字號數量的50%以上,其中中華老字號54家,約佔北京全市的47%。可清晰追溯的老字號平均年齡144歲,百年以上歷史的有41家,其中649歲的清秘閣、605歲的鶴年堂是北京歷史最為悠久的老字號。這些老字號主要都分佈在吃、穿、用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中。 西城區商委副主任楊萍介紹,一些歷史上曾有的老字號,目前徹底消失的大約90家,西城區打算撥出專款,為老字號的名稱申請專利和產權保護,通過這種方式來留住這些老字號。【意見】規定,西城區將建立老字號保護體系,在老字號經營網點、知識產權、文化遺產和文化技藝等方面加以保護,建立老字號名錄。 楊萍說,所有的老字號品牌都是跟老百姓的吃喝住行等有關。西城區提出了一個新名詞――中國式生活方式,全力打造和發展老字號,推廣中國式生活方式。挖掘整合老字號旅遊、文化功能,開發老字號旅遊文化線路,老字號消費指南、手冊和地圖等。向海內外遊客推介和展示中國人自己的生活方式。 記者追訪 西城區商委副主任楊萍表示,目前,西城區只有兩成左右的老字號發展較好,另有兩成的老字號瀕臨消亡。她說,限制老字號發展的實際困難主要是租金貴、傳人少、發展資金緊缺等,【意見】中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方案。 困難 無場地 應對 政府回購房屋供老字號使用 針對一些老字號如小吃行業等遭遇的無場地以及資金貴等難題,西城區商委副主任李雲偉表示,今年將力推老字號兩大集聚區大柵欄和什剎海的發展。具體措施包括由政府出資,對兩大區域內的商業用房採用回購或回租等方式,拿回來給老字號使用,來解決老字號遇到的無場地難題。 意見規定,前期政府將通過租金減免、優化服務等政策,鼓勵和支持老字號品牌回遷或新落戶集聚區;中期幫助老字號引進資金,創新技術、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促進老字號快速成長,實現規模化發展;後期支持老字號企業獨立市場化運營,形成老字號集聚區企業的良性發展循環。 此外,西城區還將在城市規劃、建設、改造中充分考慮對老字號原址原貌的保護,涉及老字號店鋪原址動遷的,鼓勵和支持其在適宜的商圈內安置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和修繕老字號特色商業街,鼓勵老字號企業集聚式發展,支持老字號企業在功能街區開辦連鎖店。扶持清真老字號發展,鼓勵和支持清真老字號到少數民族聚集區域設置網點。 困難 無傳人 應對 建傳人工作室優先納入非遺 隨着時代的進展,一些老字號的家族式傳承遭遇尷尬,後代的年輕人不願意從事手藝或者絕活,瀕臨失傳。西城區擬通過老字號品牌優先納入非遺、投資建傳承人工作室等方式培養傳人、留住傳人。 十二五期間,西城區將投資復建這批老字號。今年將率先恢復瀕臨消亡的老字號企業品牌,為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傳統技能、加工工藝的項目以及建立傳承人(大師)工作室,組織開展傳統技能技藝培訓、交流的項目都要給予資金支持。 對於符合條件的老字號品牌、獨特技藝優先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鼓勵、支持有條件的老字號企業創建非遺工作室(大師工作室)、老字號博物館,支持傳承人授徒傳藝。同時,開展老字號普查工作,建立和健全老字號信息庫和檔案,利用文字、錄音、錄像、多媒體等方式,加強對老字號技藝、發展史料和實物的收集、整理工作,加快搶救瀕臨失傳或受到破壞的老字號工藝手藝、重要文獻、珍貴實物。 困難 無資金 應對 每年投2000萬鼓勵連鎖上市 未來5年,西城區每年投入2000萬元重點支持老字號企業創新經營,預計到2015年將投入8000萬元,促進老字號企業品牌化、特色化、連鎖化發展,引導企業開拓市場,在國內及有關國家和地區進行老字號商標的保護性註冊和維護。 【意見】規定,今後將鼓勵和引導老字號企業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通過控股、收購等方式,組建和發展老字號企業集團,對有條件的老字號企業上市融資給予支持。支持老字號企業發展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走出去』,開展國際化經營。引進和培育專業運營管理人才,提高老字號運營能力和管理水平,鼓勵有關機構、專家對老字號企業加強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楊萍表示,每年2000萬元的發展基金,其實只是『拋磚引玉『。通過政府這樣的投入更多地引進社會的關注,進而引入社會資本。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等途徑,來扶植經營困難或瀕臨破產的老字號,並實施改制,使之重獲新生。 對話 北京老字號逐年在消亡 對話人物:西城區商委副主任楊萍 京華時報:有多少老字號瀕臨消亡? 楊萍:目前西城區95家老字號中,發展比較好的佔20%左右。發展一般,但有店面在維持經營的佔60%,剩下的大約20%就是瀕臨消亡的。全市範圍內,據公開消息顯示,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老字號消亡。 京華時報:目前老字號主要面臨哪些問題,或者說什麼原因導致消亡? 楊萍:我想主要有兩個方面吧,一個是場地的原因,一些黃金地段比如大柵欄、後海等租金貴,老字號的產品銷售價格並不算高,很多老字號都是薄利,難以負擔高額的房租。第二是家族式的傳承,沒有後人繼承也是一個原因。但說白了,主要是資金的問題,沒有資金投入,沒有收益。所以政府就要介入,就要保護起來,保護老字號的發展。 京華時報:每年2000萬元的投入,具體怎麼分配,比如給每個老字號多少? 楊萍:具體的分配方案還沒出來,我們還在統計和測算,但最重要的支出肯定是用於那些瀕臨消亡的老字號的恢復。 相關新聞 7家老字號不願繳管理費關門 記者昨天獲悉,位於什剎海地區的九門小吃城內,7家老字號爆肚馮、月盛齋、奶酪魏、炸糕辛、豆腐腦白、羊頭馬、年糕錢,因不願意繳納每年3萬元的管理費被九門小吃城『清退』,目前7家小吃已經關門。 2006年,時任老北京傳統小吃協會會長的侯嘉與爆肚馮等老字號共同開辦九門小吃城。今年2月1日,九門小吃城下發通知,要求老字號每年交納3萬元『管理費』。緊接着2月12日,幾家老字號又收到了九門小吃城發放的律師函。其中要求,各家老字號本月15日若未簽署合同,則視同放棄在九門小吃城的經營權,並於2月15日撤離九門小吃城攤位。 多位老字號負責人表示,自收到通知後,一直未見到九門小吃城的董事長侯嘉。對於九門小吃城要求他們繳納的費用,他們並不認可。老字號負責人表示,從去年首次『漲價』風波後,與九門小吃城議和時,雙方此後並未簽署協議。面對突如其來的再次漲價,各店負責人均表示不合理。 7家老字號已於12日正式發佈聲明,宣佈退出此前與九門小吃城董事長侯嘉共同創立的北京傳統小吃協會(簡稱小吃協會)。昨天,月盛齋的牌匾也被九門小吃城工作人員摘下。 年糕錢第四代傳人、60多歲的錢振波表示,如果按照一塊年糕一元錢的話,其中近4角錢要交給九門小吃城,自己還要承擔原料成本、人工成本、運輸成本等,根本無法維持經營。錢老先生表示,自己和豆腐腦白、羊頭馬三家老字號,都沒有其他門臉。『如果九門小吃的門臉關門了,北京就沒有賣年糕錢的了,自己也徹底失業了。』 目前7家老字號負責人已經聯繫律師解決此事。 記者觀察 老字號傳承仍前路艱辛 年糕錢第四代傳人錢振波說,自己60多歲的人,到今天還堅持在做一塊塊年糕,靠的是一份責任。『這百年老號品牌,不能在我手上消失了。』對於即將出台的【西城區保護和促進老字號發展若干意見】,錢振波很期待。 錢振波說,單從北京小吃行業來說,可能就有上百個牌子。如果有扶植政策的話,政府可能直接發到小吃協會,但最後能否分配到自己身上,就不一定了。雖然年糕錢已經被列入非遺。 錢老說,如果政策能夠落實到自己身上,他第一件事就是去給外甥做工作,讓外甥放棄每月3000元的穩定收入,來學自己的手藝。但業內專家也曾表示,老字號除了面臨無人、無地、無錢的窘迫境遇,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老字號的傳承和發展,還要考慮如何適應這個時代的變遷,比如產品應更健康、服務要讓顧客更滿意,這些時代的新需求讓老字號重生面臨更多挑戰。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文靜 來源:京華時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