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逢佳節,到處都是歡樂的氣氛。但我的性格比較輕鬆、幽默,尤其喜歡這種歡樂的氛圍,因此筆下也畫過無數少數民族的節日盛會。
關山月說過:『不走就沒有畫。』在多次走訪少數民族的經歷中,我參與了不同盛會,潑水節、趕擺盛會等,走到哪裡畫到哪裡。藝術家不能截然分成人物畫家、山水畫家或花鳥畫家,當我們面對不同場景不同對象,有不同感受的時候,會採取不同的技法去表現,採取什麼題材以能打動藝術家為準。隨性、快樂地作畫,才是真正的畫者。 少數民族的節日多種多樣,我記憶最深的是西雙版納的趕擺盛會。這是一個祈求來年豐收的節日,婦女和孩子們拿着穀子往天上撒,男人們打着拍子、敲鑼打鼓,還有一些人推着木象遊走,寓意吉祥如意,往往一鬧就是一整天,一直到篝火燃起。這種單純的快樂打動了我。 有一次,我趕到盛會現場,剛坐定兩分鐘,就被學生們拉去跟地方上的老師一起喝酒。因為當下沒有筆紙可以畫下場景,我只能拼命用眼睛觀察,記下現場的細節。喝完酒後,我回去立即作畫,學生看後吃驚地問我:『老師你是不是帶了照相機拍下現場了,怎麼可能把現場的人物關係、各種樂器記得那麼清楚。』為了記下這些細節,我把不同的人物分成組,一組組地記起來,這樣就能把現場全部描繪下來。 還有我很喜歡的一幅畫【盛會男童】,畫的是藏族一個節日的場景。雖然現場很熱鬧,但我並沒有畫下全景,畫面很簡單,幾條彩旗代表了盛會,一個漂亮的男童蹲在地上玩耍。藝術家在創作時,也會根據自己的情感做一些取捨,而不是純粹的寫生。我們畫下的往往是那一瞬間的情感。 這些作品刊登出來後,很多人告訴我他們非常喜歡這種題材,因為畫面上的歡樂、激情打動了他們的心。而對於藝術家來說,要拼命表現真實的生活中的美,而不是假的生活。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需要藝術家花上一輩子的精力。(記者 林琳) 來源:廣州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