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徐則臣:中國文學在英國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5-5 01:18| 發佈者: 南丘| 查看: 1859| 評論: 0

摘要: 倫敦書展,小說家徐則臣是中國作家代表團成員之一。然而,他在倫敦的書店裏看到的中國作品可謂寥寥。中國文學的走向世界之路,其路漫漫,但畢竟,現在是一個開始。    倫敦的中國人很多,倫敦的中國書很少。我 ...
倫敦書展,小說家徐則臣是中國作家代表團成員之一。然而,他在倫敦的書店裏看到的中國作品可謂寥寥。中國文學的走向世界之路,其路漫漫,但畢竟,現在是一個開始。 
  倫敦的中國人很多,倫敦的中國書很少。我是說中國文學翻譯成英語放到倫敦的書店裏、被拿在倫敦人的手裏的書很少,少到幾近於無。
  書展中間出來放風,逛了幾家水石書店。這是倫敦最大的一家連鎖書店,這城市有一堆。牛津街的一家,偏安於繁華購物街的一角,門前冷落,我用披頭散髮的英文去一架架書裏尋找熟悉的人名和書名,一排排看過去,總覺得丟了點兒東西,後來看完了,更感失落,於是發現,我其實想在這些書裏找到一本中國書,一本中國作家的書,很不幸,一本沒找到。一本都沒找到。站在這家書店的門口我不死心,心想一定是看得不仔細,一定是英文不夠好,漏掉了,跳過去了,我決定換一家繼續看。然而在皮卡迪利街全倫敦最大的水石書店,情況同樣如此。
  當然,你可以質疑,找到了幾本書又能如何?說明中國文學真正走向世界了?這樣的問題我沒法回答,但能找到肯定跟找不到不是一回事。在這之前,我其實已知道中國的文學在外面的行情。我看過美國的書店、德國的書店、瑞士的書店、荷蘭的書店、挪威的書店,大同小異,想找本當下中國作家的書,有時候比擺開案子現寫還要難。由此我突然對韓國心生好感,在首爾的書店裏我看到好幾本中國的小說。
  書展結束後,和安妮寶貝去了愛丁堡大學的孔子學院,和蘇格蘭的作家艾倫交流。艾倫說,蘇格蘭人知道很多歐洲作家、美國作家、日本作家、拉美作家,甚至非洲作家,但不知道中國作家,你覺得原因何在?這個問題若提給外交部,可能會是單邊的糾紛,但我以為作為文學問題,客觀中正,因為事實的確如此。
  出現這種狀況,我想中國文學本身的質量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如果它本來就不值得看,如果它缺少普世通約的藝術和思想的價值,被忽略最終是必然的。此外,翻譯也是大問題,缺少跨語言和文化的翻譯,文學依然不能越洋跨海;就像現在,假如沒有坐在旁邊的辛苦的交傳翻譯,不懂漢語的朋友只看見一個中國人張大嘴哇啦哇啦地說,他的聲音再大,你同樣聽不見中國文學的聲音。
  艾倫的發問和我的回答,在今天都不新鮮,此類的問與答已是中國文學走出去的老生常談。問題已無爭論的必要,該明白的大家都明白,悲觀也沒用,重要的是披荊斬棘往前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大概也是倫敦書展上中國送過去二三十位作家的初衷,沒有交流就永遠隔着。可能很多人心理有障礙,拿來主義不喜歡,送去主義同樣也不喜歡,覺得跌我大中華的份兒;如果真有人這麼想,那我覺得此類人適合到外太空生活,深居簡出,自給自足,永生不必擔心全球化來煩自己。而全球化之所以是個好東西,正在於它能讓所有人都敞開自己,互通有無,包括文學的、藝術的。
  在皮卡迪利街上的水石書店六樓,我帶着一雙腫痛的腳參加了晚上我的版權代理公司的慶典酒會。也許因為中國是本屆書展的主賓國,也許中國文學的確開始被大家所逐漸關注,公司老闆安德魯・納伯格先生特地向來自全球的出版界大拿隆重地推介了中國文學。那晚上我見到了一堆世界著名的出版人,他們很高興與中國作家碰杯。仿佛事情正在起變化,有了長勢喜人之徵兆。但我尋而不遇的失落依然不能消解,回酒店時,代理人Jackie黃送我們坐地鐵,說,慢慢來,你看一個英國老頭,她說的是公司老闆安德魯・納伯格先生,深知中國文學的世界之路的艱難,但依然信心百倍、興致盎然,所以,你的任務就是寫好小說,剩下的我們來管。
  以這一段結尾,很像一個光明的尾巴,仿佛自嘲之後的自我安慰;但我必須這樣寫,因為這也是事實,那一天就是這樣結束的。
來源:新京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