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網友在熱議著魯迅文章的『退出』,熱議在表達著溫情與敬意。在此種幾乎一觸即發的情感反射背後,隱藏的是固化的認知。觀察者在爲魯迅爭得課本中『應有』的分量與位置,也是希望現實的批判精神代際相傳。
我理解那些不約而同的訴求,但依舊以爲它陷足於某種過度詮釋。有新聞報導也表示,儘管人教版的初一上學期語文教材中魯迅自己的文章減少一篇,但又增加了蕭紅的 【回憶魯迅先生】,『所占分量』其實並無多少區別,魯迅先生依舊在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較之魯迅作品在教科書中的留存,我們不妨擁有一種被拓寬的視野。事實上,當其作品『撤退』每每引發爭議,這已是看得見的昭示,所謂魯迅,其實早已深刻融化於社會的文化傳統中,並不會因教科書事件而稍稍『消失』。有網友曾留言:魯迅會如何看待自己作品的『退出』?我們無法回答此種虛擬的發問,但先生定會反對用單一的情感化來批判現實。 ――王聃:【如何看待魯迅的『退出』】,原載於9月4日【華西都市報】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