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僑聯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東盟傳統文化傳承與傳播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來自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重要僑領、文化領域專家學者和海外華文媒體、華文學校代表、部分省區僑聯負責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共300餘人參加論壇。
論壇就進一步弘揚中國-東盟各民族傳統文化,推動中國與東盟各國的文化交流與項目合作,積極發揮海外僑胞在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中的獨特作用等進行了探討。 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在論壇上表示,在東南亞地區,數以千萬計的華僑華人把自身的幸福、進步與住在國的安定、發展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成為架設在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交流合作的橋樑,成為傳承、傳播傳統文化、開展文化交流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 幫助文化團體和產品走出去 美國華人票房文化傳播公司總裁、中國僑聯顧問戴,在美國創辦了美國北加州華人文化體育協會,舉辦了海外規模最大的華人運動會。他於2003年成立了美國華人票房文化傳播公司,為全美第一家華人網上售票公司,代理全美華人演出活動售票業務,承辦過『同一首歌』、『五洲同春』等大型演唱會及內地、港台多位歌手在美國的演唱會,致力於推動中美文化交流。 戴認為,文化產業的未來具有極大市場和競爭力。只有依靠華僑華人幫助中國的文化團體和文化產品真正走向世界,才能夠更好地讓中華文化『走出去』。 戴認為,儘管中國歷史悠久,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卻相對薄弱。 『大家都知道有一部動畫電影叫【花木蘭】。』戴舉例說,【花木蘭】這個中國傳統故事卻被美國電影公司製作成為動畫片,不論是在文化效應還是經濟收益上都在全世界獲得了巨大成功。『可中國的故事怎麼要等到外國人拍了才出名呢?』 因此,他認為,中國文化產業未來的道路是非常漫長的,但也有很多空間,要鼓勵華僑華人投資中國的文化產業。華僑華人要幫助中國國內的文化團隊到美國去,去開公司,去賣中國的文化產品。『我們要學會製作,然後自己賣票。』 2融入,才能更好地推動 馬來西亞上議院前議長曾永森認為,『要看到中華文化在海外發展的成果。只有融入當地社會,才能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在海外的發展。』 曾永森1932年出生於馬來西亞,祖籍廣西。1997年出任馬來西亞國會上議院副主席,2000年至2003年任馬來西亞國會上議院主席。上世紀70年代曾參與馬中建交過程。 『據了解,東盟國家的華僑華人占海外華僑華人的70%。馬來西亞是除了中國大陸以外使用中文簡體字最廣泛的地區,因此馬來西亞華僑華人在整個國家的文化結構上有大的影響力。』曾永森介紹說,馬來西亞還保留着很多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中秋節我們一樣吃月餅,端午節到處都能買得到粽子,春節有2天的公共假期。』 曾永森說:『中國的富強崛起會助力文化的傳播。希望海外的華僑華人看到這個趨勢,身體力行來推行中國的傳統文化。』 他認為,華僑華人要了解東盟的背景,了解他們文化的傳統,在推行中華傳統文化的時候,要有耐心,要慢慢來,要懂得審時度勢。比如舞獅,我們華人推廣了整整20年之後才看到開花結果。 3傳承人才亟待培養 在蕭鳴政看來,高素質的傳統文化傳承人才、傳統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傳統文化產品銷售人才是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 蕭鳴政系北京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對文化產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有獨到見解。 蕭鳴政說:『無論是海外還是國內,傳統文化的傳承人緊缺,尤其是高素質的傳承人才十分緊缺。』他說,比如說孔子學院的老師,如果只懂發音、語句,只知道這個字怎麼念,卻不懂其中的典故和文化內涵,不能從這個字裏面去傳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這個中文教學就過於簡單了,中華文化的精粹也就黯然無色了。也就是說,這樣的老師是不合格的。 他說:『在人才培養過程當中,要把文化開發與經濟開發結合起來才能做好。比如說在美國,一些華裔的小孩學習成績就比其他的美國人要好,人家就相信中國的家庭教育文化是好的。這就有待好好開發和傳揚。』 蕭鳴政表示,傳統文化是軟實力,但是把它和硬實力相結合更有益於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傳播與發展。(聶傳清)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