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吃了英語的『醋』?
董 超 目前,英語學習日漸低齡化似乎已是一件見慣不怪的事情,類似『學好英語,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言論被眾多家長認可。近日,語文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通過微博呼籲:『取消小學英語課,增加國學教育,取締社會少兒英語班,解放孩子,救救漢語!』此言一出,一石驚起千層浪,社會各界議論紛紛。 不同聲音 誰才有理? 『小時候我在農村長大,當時沒有條件學英語,導致最終高考時只能選擇上大專。所以我知道英語有多重要,我當然會讓我的孩子從小學習英語,不能讓他重蹈我的覆轍。』一個五年級學生的家長這樣說。持有類似讓孩子從『起跑線』便開始學習英語觀點的家長確實不少。 對『取消英語課』意見持反對觀點的家長認為,這種『一竿子打死』的做法不靠譜。漢語是母語,平時應用相當普遍。相比而言,孩子的英語學習缺少良好的語言環境。況且幼兒階段是培養語言能力的最佳時期,如果小學取消英語課,勢必錯過了這個時期。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的刁晏斌教授說:『我不太認同王社長的觀點。就邏輯關係來說,是為了「救救漢語」而倡議取消小學英語課的,這其實是把母語保護與英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對立起來了。』 另一些家長則對『取消英語課』觀點表示支持。『現在全民學英語,而很多孩子畢業後根本用不上,從而造成了經濟和精力的雙重浪費。』一位家長說。大學生梁偉有些無奈地說:『因為父母很重視,因為英語對於升學考試很重要,所以作為學生的我們並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表示,英語教育完全可以從初中開始,現在小學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漢語當中。 英語漢語 水火不融? 據悉,目前在我國高等院校中,已開設英語本科專業的占高校總數的77.4%,而開設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的院校數量比之少347所。我們不禁要問,難道我們世世代代所使用的漢語真的變得無足輕重了?漢語和英語真的到了水火不相融的地步? 對於這一問題,不能匆忙地下結論。刁晏斌教授認為,出現當前的局面原因很複雜。一方面,英語作為實際上的國際通用語言,其使用頻率和流通程度越來越高,不可避免地會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語言產生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漢語使用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我們應該重視、認真對待、設法解決這些具體問題,但沒有必要如臨大敵,吃英語的『醋』。 華東師範大學李明潔教授認為,一個國家民眾的多語多言能力越強,越表明這個國家文化和諧、開放自信。一方面,英語的國際影響應該得到客觀的承認和重視,另一方面,我們對自己的偉大的母語應該有自信,能夠兼容並蓄的語言才是真正偉大的語言。 母語保護 刻不容緩?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從漢字『簡繁之爭』到【漢字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引人矚目,再到前幾天公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母語保護』這4個字進入民眾的視野。 什麼是母語保護?應當如何保護?一些人對此可能存有誤區。 第一,所謂『保護』,主要的工作應該是『維護』,即維護母語的健康發展,使之能更好地為全體人民服務。 第二,一個開放的社會,它的語言必然也是開放的,其具體表現就是吸納更多的外來語言成分,並且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交融。 第三,把當今漢語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都歸因於英語的『入侵』,這顯然有失全面和客觀。 第四,英語不是『敵人』。實際上,漢語發展到今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不同民族語言吸收、融合的結果,其中就包括近代以來在不同階段對英語的吸收與融合。 當然,我們每個人以漢語為母語的人都應具有母語保護意識和自覺,但李明潔教授同時指出:『「保護母語」的意識十分可貴,但是也要注意過猶不及。對待漢語教學,既要有熱誠的態度,又要有科學的認識,不宜情緒化和行政化。』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