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人文溯源話今朝(3)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5-4 23:45| 發布者: 夏知| 查看: 1614| 評論: 0

摘要: 中國傳統文化還是一種內省修身的文化,一個注重主體價值自覺的文化。這種文化更強調人的價值自覺,強調君子人格的培養。從周易就開始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個人成爲君子的前提, ...
中國傳統文化還是一種內省修身的文化,一個注重主體價值自覺的文化。這種文化更強調人的價值自覺,強調君子人格的培養。從周易就開始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個人成爲君子的前提,就是要有文化、有教養。 
  教養是文明規範,是文明社會的道德基石。得體的教養,有助於人們獲得社會認可和幸福的生活,有助於人們建立積極和諧的社會關係,也有利於表現良好的公共形象。教養的基礎,是理解和尊重他人,並且不妨礙他人。教養是良好的社會規範的表現,是善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也是超越人性本能的一種控制力、約束力。約束是一種美德,有教養的人總是不斷地反省自己,永遠地自律。教養與人的知識多少、學問高低、財富多寡、地位尊卑無關,而與人的道德素養相連。一個有高度道德修養的人,必定有相當的教養素質;反之,一個有教養的人,也必定有相當的道德修養。教養是優良品質和習慣的總和,教養既表現爲個人素質的高低,更是一個民族整體素質高低的標尺。
  3 謀合
  吳光:我們浙江人,作爲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從核心價值而言,『我們的價值觀』與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從根本上是一致的,不應脫離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而另搞一套價值體系。但是,整體性的民族精神及其價值觀在不同地域的呈現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從具有地域經濟文化特色的當代浙江精神而言,我認爲可以概括爲『以人爲本,富而好德』八個字。『以人爲本』是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經驗,『富而好德』是新時代浙江人的道德追求。但如果在中華民族核心價值體系觀照下並從浙江七千年文明史的特色出發來概括『我們的價值觀』,我認爲最能反映浙江人文精神傳統與當代浙江人創業精神的核心價值觀念是『仁、智、勤、信、和、敬』六個字,簡稱『六德』。『仁』是根本之道,蘊涵著以人爲本、寬厚仁愛、尊重民意、重視民生等價值理念;『智』包含著聰明機智、好學明理、科學發展、開放創新等多重理念,『勤』包含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務實創業、勤儉節約等行爲準則,『信』包含真誠守信、踐諾守法、實事求是等道德操守與思想方法,『和』包含兼容並包、多元和諧、團結友愛等處世美德,『敬』包含孝敬長輩、敬業敬事、謹慎認真等倫理道德與職業操守。這個『六德』是浙江人文精神傳統的結晶,也是當代浙江快速發展的經驗總結,更是未來浙江繁榮昌盛的精神動力。
  鄧新文:對於今天的世界而言,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就在於幫助人類『深深地進入了解自己,而對自己有辦法』。在中國傳統文化看來,人是偉大的而不是渺小的。中國文化把人與天地並稱『三才』,認爲『人是天地間性最貴者也』。『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楊建華:中國這樣一些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應該說成了我們中華民族每個社會成員的最基本的精神內核,也成了我們中華民族每個社會成員的生活守則。所以傳統優秀文化對我們當下價值觀的建設,是一個最重要的基礎性元素。今天價值觀的建設應該充分汲取我們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元素內核,作爲我們今天建設當下價值觀的最基本參照。
  高長江:我們已經走過了新千年的第一個十年,正在開始新的時間旅行。面對新一輪世界性的發展與平衡、衝突與和平、全球化與地方化的張力,尤其是我們腳下這顆小小星球不斷表露出的煩躁與不安,新千年人類文明向那個方向發展,或者說應以什麼樣的文化價值觀引領文明的發展,是當代中國也是全球社會亟須解決的課題。
來源:浙江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