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部經典名著上榜,以『黑暗』『殭屍』『魔法』『過招』等冠名的書籍達6部,雖然作家莫言被排在第一名,但他的上榜書籍是並不具代表性的小說【十三步】。在湖北省圖書館這一份讓人有些出乎意料的借閱排行榜裏,前10名沒有一部經典名著。近日,【湖北日報】的這則報道引起關注。
而在今年6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搞了個『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的網絡調查,【紅樓夢】高居榜首,而榜單前10名中,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無一漏網,【百年孤獨】等耳熟能詳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這兩份榜單的統計未必權威、科學,但是,兩相對照,筆者不由想到了人們追求的兩種讀書感受和境界:『悅讀』和苦讀。 在中國傳統文化裏,苦讀是有着深厚的歷史傳統的,人們對此並不陌生。無論是『螢囊映雪』『鑿壁偷光』,還是頭懸樑、錐刺股,這些故事的核心都離不開一個苦字,仿佛不吃苦就算不上是真正的讀書。即使在當今,不少中小學校教室還懸掛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樣的條幅。在推崇苦讀的年代,厚重、深奧的作品想必是讀書人的必選書目。 而上世紀90年代以降,閱讀對象和閱讀方式也趨於多元化,所謂『悅讀』的概念橫空出世,並在社會上流行開來。 所謂『悅讀』與苦讀,如果只是讀書人閱讀時選擇的兩種方式和狀態,倒也無可厚非。畢竟,無論是『悅讀』還是苦讀,都只是通過書籍獲取精神養分的途徑。如果兩種閱讀方式都能讀懂一本書,獲取同樣多的知識,那麼何不以愉悅代痛苦呢? 然而事實卻是,當下人們對『悅讀』的推崇有過頭的傾向。特別是一些商業炒作中,出版商和書商一味炒作,打着『悅讀』的幌子宣傳推廣一些膚淺、輕佻的圖書以牟利,特別是在一些解構、戲說歷史的圖書推廣中,這種情形經常出現。此時的『悅讀』,幾乎成了淺閱讀甚至是無效閱讀的代名詞。 實際上,雖然我們追求『悅讀』的效果,但是在面對思想含量大、具有獨創性的著作,或者是從事學術研究、培養思想和科研能力的閱讀中,想要追求什麼『悅讀』,或輕輕鬆鬆就讀完,實在是不大可能的。在追求理性認知和價值共鳴的過程中,閱讀難免是一種枯燥甚至是痛苦的訓練。有時,緩慢甚至痛苦的閱讀,確實是獲取知識、求得『真經』的必由之路。 能夠苦中作樂、在『悅讀』中取得苦讀的效果當然是令人羨慕的,但如果能在苦讀中堅持不懈,獲得閱讀自覺,讀書就會進入更高的境界。在全社會『悅讀』盛行的形勢下,不能少了苦讀的身影。(柯 銳)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