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裴艷玲在滬直言:"某些新編戲莫要越來越'離譜'"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5-5 01:04| 發布者: 開元之治| 查看: 2028| 評論: 0

摘要:  『話劇界、電影界,別以爲都能來這兒混飯吃。』戲曲表演藝術家裴艷玲日前來上海爲東方藝術中心第五屆名家名劇月做壓軸講座和演出,針對眼下層出不窮的某些新編戲曲,再次表達了自己的憂慮。而就在差不多半個月之前 ...
 『話劇界、電影界,別以爲都能來這兒混飯吃。』戲曲表演藝術家裴艷玲日前來上海爲東方藝術中心第五屆名家名劇月做壓軸講座和演出,針對眼下層出不窮的某些新編戲曲,再次表達了自己的憂慮。而就在差不多半個月之前,她曾經在另一個場合說過同樣不留餘地的話:『別跟我說新編戲!』 
  她之所以說出這些聽上去有些偏激的話,是因爲實在忍無可忍。這些年來,她眼看著一些打著新編戲曲幌子的劇目,卻把力氣都花在燈光、布景和包裝上,原本應該是戲曲核心的唱念做打被擠成了配角,演員被當成了道具。她以幾年前的一出新編京劇爲例:『那麼好的兩個演員,被人家當猴耍,往舞台角上一蹲,大燈打著,足足6分多鐘!我能不罵人麼?』
  裴艷玲說,她反對的並不是創新本身。『其實我最膽大了。我排【寶蓮燈】,糅進了很多川劇的音樂,還有伴舞、合唱;我的【哪咤鬧海】、【鍾馗】,都是改良戲。包括【林沖夜奔】,我學了兩個路子,一個侯永奎,一個李蘭亭,誰都有一點,誰又都不是,我就這麼唱。我本來就是一個新潮派,你再新能新過我?』她又以梅蘭芳、周信芳、馬連良等大師爲例,指出真正的前輩藝術家是不會固步自封的,戲曲在發展過程中從未停止過創新。
  『但創新必須有「守舊」的基礎,戲曲的根在傳統。』同樣是梅蘭芳的例子:『梅蘭芳排了【一縷麻】,但他自己的兒子沒學【一縷麻】,學的是【霸王別姬】。』
  在裴艷玲看來,當今新編戲的捨本逐末,很大程度上和不正確的『雜交』有關:『不要以爲話劇界、電影界都可以來這兒混飯吃。他們不懂,毀我們一通,他們不賠不賺;我們靠傳統吃飯的可是大虧本,再往回找,找不回來了。就說演員吧,腿也抬不起來了,步子也不會走了,槍花也使不動了;那個誰誰誰,新編戲演多了,現在唱老戲也像唱京歌似的,他回不去了!』
  『傳統有什麼不好?爲什麼要一口氣把傳統都吹跑呢?』裴艷玲說,面對新市場,把傳統玩出新意來,那才是真正的挑戰。此次她在上海,帶來了一出昆版的【武松打虎】,以唱爲主,從頭到尾只打了兩拳六腳,是一個略帶書卷氣的武松。『很新鮮吧?是我翻老本子的時候翻出來的。』另一場【尋源問道】,則採用『排練+講解』的模式,只穿水衣,也不上妝,更沒有布景,角色和情境的轉換都以表演來區分,『這就是傳統戲曲的精髓所在』。
來源:文匯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