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魯迅、胡適的幾封寫給母親的信引發的思考
引起我對『家書文化』消逝問題重新思考的是偶然翻到魯迅、胡適的幾封寫給母親的信。他們二位是出了名的孝子,但通過家書來看,盡孝的方式很不一樣。魯迅平時的文章多凌厲、憂憤,運筆常有蒼涼之味;尤其狠狠地批判中國的文化傳統,更時常語出驚人。寫給母親的信則嚴守儒家的孝道,且流露着對該價值觀的認同和忠誠。在這一基本點上,胡適和他如出一轍。不同的是,魯迅聊的話題比較家長裏短,如『牙痛近來不知如何?倘常痛,恐怕只好拔去,不過假牙無法可裝,卻很不便,只能專吃很軟的食物了』等等。胡適則與母親聊過當時的歐戰形勢,把兩組勢力細細列出來給母親看,以及他個人的一些困惑等。這裏可以感覺到兩種母子關係裏不同的倫理內容。胡適和母親有朋友成分在其中,遇事尚可探討;魯迅則只呈現匯報、聆聽的姿態,令人不忘他的長子身份,有提挈家風之味。 比起兩位先生的家書,我們更熟悉的可能是曾國藩家書和傅雷家書。又由於他們所持不同的倫理內容,及所談論不同的時代主題時要滲入為人處世的教訓中去,滋味是很不一樣的。一封家書頭枕的底本很多,既有家風使然,又有書寫者、拆閱者的人格背景、受教育水平使然,又有當時當世那紛擾而牢籠百態的氛圍、價值觀使然……家書作為一種文化,不僅形制上已比較成熟,其內容之豐盈、情感之多至,書寫亦莊亦諧,或瀟灑或質樸,更為其他文學體裁所不及。 再往前看,劉邦【手敕太子文】、諸葛亮【誡子書】、姜維【報母書】、歐陽修【與十二侄】、文天祥【獄中家書】等,已在文學廟堂的極高處供奉。百代讀來,其諄諄之叮嚀、愀然之節律,滌盪多少勉強嵌在儒家價值觀死肉上的崇論閎議、捕風捉影。中國人為人、行文是不容易講大實話的,這些家書儘管也顯得節制有餘,跳不出既有的價值框架,而能慷慨其情,譬喻其理,仍不由得不令做父母、做兒女的常拿出來讀讀。 ●傳統的家書逐漸淡出現有的文化格局 現在的中國,『家書文化』呈現出一種消逝的趨勢。文化是有多元性的、是繼續發展演變的,傳統的家書雖逐漸淡出現有的文化格局,替代物也層出不窮。現在的父母子女團聚比過去容易得太多,但相處時間其實也沒那麼充裕。在這一需求動機的刺激下,以及可選擇媒介的不斷增加,家書的文明價值是被承襲下來的。無非過去的信箋變成今天的電子郵件、短訊、微信;過去的『專此布復,恭請金安』變成今天更平等、更似友情關係的互祝快樂。在繼續談論這一話題以前,必須交代清楚:所謂文化形式和文明價值,前者是不停在變,但後者是基本穩定的。只要沒有反文明價值的謬論或荒唐舉措出現,文化形式的消失、成長、新生都應被尊重、歡迎。 當然,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文化形式的偏好。今天,仍有不少人堅持傳統的家書形式,享受筆墨帶來的獨特快意;而這些有古典情結的人如果遇到實在工作忙、沒工夫寫,也多半會發一條短訊、打一通電話代替。但正如全球化帶來的擔憂一樣,文明的內部價值總量是在不斷增加,呈爆炸趨勢的;而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則越來越趨同,越來越缺乏識別性。今天的人越來越少在文化的細節上動腦筋,而更專注於開發新的文化形式,我們的身後――殘次品、半成品就扔了一地。比如過年過節互相轉發的垃圾短訊,部分代替了家書的功能。如果是你本人寫的也就罷了,很多傳統家書也並不長篇大論,文采也不那麼講究,寫成什麼樣我都認了;但各種垃圾短訊近於劣等文人的行活兒,實在既沒內容也乏形式。 ●現代形成的『多維家書』,很難講已妥善接過了傳統的家書形式 一種成熟的文化形式,比如家書,偏偏是脆弱的。它會給初學者、外行人以距離感,誇大那種學習門檻的感覺,使這些人迅速投奔更不講究、更流行的新鮮形式。今天,創造一種所謂的新鮮形式並沒什麼了不起,更容易籠絡對成熟的舊形式喊難的人,尤其年輕人。文化形式和文明價值一定是互相影響的,有些形式直達價值的中心。對形式的鑽研、完善也在提升文明的本來價值;反過來,形式的崩潰、消失,也意味着文明價值本身的流失。 如今,以電子郵件、短訊、微信等形成的『多維家書』,很難講已妥善接過了傳統的家書形式,且保證其固有的文明價值不流失。從宏觀看,是接過來了,長期下去一定可以完成新陳代謝;但成功之前的這段路太難走,甚至要付出一代中國人修養上的犧牲。我過去會認為是文明價值先不在了,比如儒家的被打倒,然後才輪到諸如『四舊』的被破除;現在越發覺得,是『四舊』先被拋棄掉,即文化形式先被拋棄掉,才有背後文明價值的關張。 其實,『家書文化』消逝,不是好事也不是壞事,守得住文明價值而以新的文化形式妥善相迎,就會變成好事。(劉宇隆) 來源:北京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