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京劇世家的唐禾香,從童年時代就與京劇結下不解之緣。小的時候,對她來說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站在側幕邊看戲、聽老一輩的藝術家講戲裏的故事、回家把母親的行頭裝扮在自己身上。九歲就登台演出的她,如今已經從藝27年。從着迷京劇的曲美舞美到全身投入這項事業、理解其深厚底蘊,成為優秀青年演員、流派傳承人,支持她一路走下來的,正是對京劇藝術發自內心的熱愛。
在唐禾香看來,她最大的幸運是能得到於玉蘅、劉秀榮、謝銳青、孫毓敏、李金鴻、杜近芳等名家的親傳身教。當年,杜近芳點名讓她為【桃花村】、【十三妹】、【佘賽花】三齣戲配像;劉秀榮為她一點一滴地『摳』出了【穆柯寨】;授業恩師孫毓敏更是在她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每次演出孫老師都要親自排全堂,在場下把問題一一記下來,再手把手地教,一遍一遍地合…… 能得到眾多大師的青睞,除了天賦這份得天獨厚的因素外,更源於她不懈努力、追求完美的品質。從上戲校開始,她都是最『費鞋』的,常常練一齣戲的圓場就磨爛兩三雙鞋子。為了有更好的演出效果,她每次『扎靠』都不穿肥棉襖,直接在身上勒靠繩,常常磨破肩膀。不但在練功上下工夫,她對演出的方方面面也是事必躬親:紅娘的棋盤、王熙鳳的旗袍、尤二姐的妝扮……她都參與到設計中來。而且,觀眾們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她的行頭裝扮,不但在現場看光鮮亮麗,在電視上看也十分奪目,這種適應時代的兼顧正是通過無數次的嘗試得出的。 唐禾香現為國家京劇院一級演,她文武兼備、扮相亮麗、噪音甜潤,善於刻畫不同類型角色,能駕馭花旦、刀馬旦、青衣等不同行當的劇目,文戲婉轉動人,武戲自如瀟灑。2009年進入『流派班』後,專攻荀派。她說自己喜歡演性格鮮活的角色,『荀先生對劇本的選擇和對社會不同階層、不同背景、不同境遇的女性的關注,真正打動了我的心,他推崇的真善美令我從心底折服。』很多人認為模仿了『稚指』或是『抖肩』就是『荀派』了,而在唐禾香的理解中,荀派的精髓在於對人物的精準理解和把握,通過豐富的藝術手段把人物塑造得貼近生活,與觀眾親密無間。在2011年的個人專場演出中,她上演了【紅樓二尤】、【痴夢】和【穆柯寨】三齣戲,塑造了尤二姐、尤三姐、崔氏、穆桂英四個性格迥異的人物,或幽怨、或潑辣、或多情、或英氣……七情五味在她的唱念做打中活靈活現,讓觀眾陶醉其中、欲罷不能,很好地詮釋了荀派藝術把握不同性格特點人物的火候功夫。 唐禾香說,京劇最美之處在於美德。很多好戲都灌注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祖國的忠誠、對愛情的忠貞、對誠信的禮讚……它通過美輪美奐的藝術表現形式讓欣賞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道德的教育。對於選擇京劇為終生事業的人來說,得到最多的也正是甘守寂寞、兢兢業業、不斷進取的高尚情操。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