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深化醫改的攻堅之年,也是『十二五』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開局之年。回顧過去的一年,全國中醫藥系統團結拼搏,改革創新,狠抓落實,各項中醫藥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關鍵詞:『十二五』 黨和政府對中醫藥高度重視 中醫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將支持中醫藥發展作爲單節列出,成爲『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六項重點任務之一,同時在『優化對外貿易結構』、『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等部分也列入了中醫藥內容,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中醫藥的高度重視。 在相關領域的國家專項規劃中,如【國家『十二五』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都將中醫藥作爲大力加強民生科技的重要方面,【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把中醫藥繼承與創新人才工程作爲五項重大工程之一。 在中醫藥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支持下,完成了【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編制並開始組織實施,規劃中的中醫(民族醫)醫院服務能力建設等重點項目已經落實。另外,中醫藥信息化、標準化、科技創新、文化建設以及對外交流與合作等專項規劃已完成或正在抓緊制定。中醫基本現狀調查圓滿完成。 關鍵詞:醫改 中央與地方落實扶持政策 2011年,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出台【關於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中進一步發揮中醫藥作用的意見】,對深化醫改五項重點工作中如何發揮中醫藥作用以及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等進行了全面部署。 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中,鼓勵提供和利用中醫藥服務。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要求提高對中醫藥的補償比例,調動了農民使用中醫藥的積極性。納入醫保支付範圍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和中藥品種不斷增加,大多數省(區、市)明確將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在基本藥物制度建設中,堅持中西藥並重原則,鼓勵中藥的使用。102種中成藥和頒布了國家標準的中藥飲片被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各地積極推動中藥品種納入增補目錄,不少地方增加的品種數超過了西藥。 積極推進中醫藥預防保健技術和方法的應用,啟動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藥服務項目試點工作。甘肅在全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設置中醫科,並將中醫『治未病』內容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中醫藥內容在居民健康檔案和健康教育中分別不少於20%和30%。山東青島按照人均10元標準安排專項資金用於55歲以上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識,河北石家莊要求不低於10%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用於中醫藥,浙江杭州拱墅區將每人25元公共衛生費用中的10元用於中醫藥服務項目。 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中,382所縣級中醫醫院得到改造,一大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科、中藥房進行了標準化建設。安徽、廣西開展的農村中醫藥工作縣鄉村一體化管理探索取得成效;雲南投入1230萬元爲4100所村衛生室配備中醫診療設備;湖北在全省所有鄉鎮衛生院開展『三堂一室』(國醫堂、名醫堂、中醫養生堂和知名中醫工作室)建設;天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全面推進『國醫堂』建設;寧夏針對基層4種常見病制定並推廣10個中藥飲片處方和10項中醫適宜技術。 各地積極探索有利於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的投入機制和補償機制。北京、內蒙古、陝西等省(區、市)對公立中醫(民族醫)醫院人員工資實行全額預算管理,浙江寧波對政府辦醫院的中醫門診和住院分別按每人次8元和每床日15元的標準給予財政補助。中醫臨床路徑的制定與實施試點逐步展開,中醫臨床路徑總數達到210個。 同時,中西醫結合與民族醫藥工作不斷加強,在總結經驗基礎上制定了中西醫結合醫院工作指南。完成了對10所重點民族醫醫院項目建設單位驗收,開展了民族醫醫師資格考試開考標準調研。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繼續推進,93所綜合醫院創建爲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印發了加強民間醫藥工作意見,進一步推動民間醫藥發掘整理工作。 關鍵詞:【若干意見】 中央財政投入加大 2011年,又有遼寧、黑龍江、湖南、陝西、河北5省出台了扶持和促進中醫藥發展的實施意見或加快中醫藥發展的行動計劃,特別是廣西一攬子出台了加快中醫藥民族醫藥發展的決定、壯瑤醫藥振興計劃和中醫藥民族醫藥發展十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等。吉林、陝西、河北、貴州、湖南5省還以省政府名義召開了中醫藥、中藥產業發展大會。 自【若干意見】發布以來,已有19個省(區、市)出台了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或扶持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專門文件,11個省(區、市)以黨委或政府名義召開了中醫藥民族醫藥會議。 在上海浦東新區、北京東城區開展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點的基礎上,去年又與甘肅省人民政府簽署了建設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點示範省的協議,與海南省人民政府簽署了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合作協議,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簽署了促進統籌城鄉中醫藥事業發展合作協議,就支持西藏藏醫藥事業發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醫藥事業跨越式發展出台了具體意見,將『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納入了衛生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進一步深化部市合作協議中。 2011年中央財政投入近60億元,其中新增投資42.12億元,支持1814所縣級中醫(民族醫)醫院、58個地市級民族醫醫院和88個西部地區地市級中醫醫院的服務能力建設;安排資金10.14億元,支持70所縣級中醫醫院建設;新增投資3億元,支持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中的88個中醫專科建設;安排資金4.12億元,支持全國老中醫傳承工作室等項目建設。與此同時,各級政府對中醫藥發展的投入大幅增長。 關鍵詞:創新 科技發展與人才培養並進 去年9月,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榮獲2011年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不僅展示了中國科學家的學術精神和創新能力,更體現了中醫藥的巨大開發潛力和廣闊發展前景。 2011年,以加快推進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爲重點,加強臨床科研體系建設,提出了基地業務建設以重點疾病研究爲根本、臨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統建設爲主體、規範臨床科研和培養骨幹人才爲兩翼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基地臨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統建設指南和臨床科研規範指導意見,加強了基地科研骨幹培訓,初步建立了以研究聯盟爲主體的協作機制。 充分發揮中醫藥防治傳染病臨床科研體系作用,針對流感等外感病,從理論、臨床、藥物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並取得積極進展,其中奧司他韋與中國傳統療法麻杏石甘—銀翹散在H1N1流感治療中的對比研究,引起國際廣泛關注。 中醫藥傳承研究得到加強,第三批400本中醫古籍整理進展順利,名老中醫研究型繼承取得新成果,『名老中醫學術思想臨證經驗綜合信息服務平台』、『中醫處方分析系統』等成果爲提高傳承研究效率提供了手段,制定並實施民族醫藥文獻整理及適宜技術篩選推廣項目工作指南。加強『十一五』時期在重大疑難疾病和常見病防治、針灸特色療法、技術標準、中藥關鍵技術等方面研究成果的轉化利用。此外中藥資源普查試點在安徽、四川、新疆等6省(區),按照統一的技術規範和任務要求有序推進。 啟動『中醫藥繼承與創新人才工程』項目。推進以培養高層次人才爲目的的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學科帶頭人培養等項目,建立了226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加強基層人才培養,培訓縣級中醫臨床技術骨幹2375名。通過省部局共建,努力促進中醫藥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明確了323個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點的建設規劃。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成立了全國中醫藥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 關鍵詞:傳播 文化繁榮國際交流合作活躍 2011年的張仲景醫藥科技文化節、李時珍醫藥節、首屆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弘揚了『大醫精誠』的價值理念,傳承中醫藥文化精神;『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深受群眾歡迎,一些媒體的中醫養生保健欄目成爲品牌,大型紀錄片【中醫】開機拍攝,面向駐華使節的中醫養生保健科普講座,產生了積極反響。 爲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2011年召開了全國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會議,認真總結中醫藥系統開展文化建設的經驗和成果,進一步明確了中醫藥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提出了中醫藥文化發展繁榮的目標任務,部署了加快中醫藥文化建設的工作措施。 各地也在積極探索中醫藥文化建設與養生保健等相融合的機制,北京、廣東等地推出了中醫藥文化養生旅遊示範基地,海南將中醫藥文化及養生保健納入國際旅遊島建設。中醫藥文化教育宣傳基地建設不斷加強,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持續推進。中醫藥新聞宣傳工作進一步加強,爲事業發展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中醫藥在海外的傳播和推廣取得新進展。過去一年中,利用多邊平台,推動了落實世界衛生大會通過的【發展傳統醫學決議】,積極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疾病分類與代碼傳統醫學部分的制訂,積極推動WHO西太區制定實施【傳統醫學地區戰略(2011—2020)】;【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列入了世界記憶名錄;及時推動中國與歐盟建立推進中藥註冊工作機制,進一步促進了中國與東協高水平合作平台的構建。 2011年,『中美中醫藥學術研討會』,『中俄中醫工作組第一次會議』,『中韓傳統醫學合作協調委員會』成果豐富;與馬來西亞、越南、紐西蘭、澳大利亞的合作得到加強。黑龍江、福建、廣西、雲南等地發揮區位優勢,積極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兩岸四地聯繫更加密切,包括院士、國醫大師在內的大陸中醫藥界人士前往台灣參加第三屆兩岸中草藥合作及技術交流論壇等活動,在島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 關鍵詞:創先爭優 湧現一批先進集體和優秀黨員 2011年,中醫藥系統在深化醫改中全面貫徹落實【若干意見】,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湧現出了一批先進集體和優秀共產黨員,營造了廣大黨員幹部比學習、比工作、比奉獻和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良好氛圍,促進了中醫藥行業廣大黨員領導幹部以人爲本、執政爲民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紮實推進『三好一滿意』活動,廣大中醫醫院把活動與創先爭優、中醫藥文化建設和醫院內涵建設、健全促進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的機制等緊密結合起來,創造了如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有錢無錢、救命第一』,山東兗州市中醫院的『先看病、後付費、讓人人享有生命綠色通道』,江西景德鎮市中醫院化解醫患矛盾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北京房山區中醫醫院的中醫流動服務車走遍全區山村等做法和經驗,有力地促進了活動載體的創新和內容形式的豐富,推動了和諧醫患關係的構建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