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學者李潔非:不讀書源於當下精神飢餓感的消失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11-15 17:39| 發佈者: 夏知| 查看: 1575| 評論: 0|來自: 山東商報 

摘要: 雖然人文社科類圖書整體不景氣,但官場、職場、理財類圖書還是層出不窮。這樣的閱讀對人精神世界的填充毫無益處,但不能否認其實用性。    學者李潔非最近完成一部對中國當代思想史的研究專著――【典型年度】 ...
雖然人文社科類圖書整體不景氣,但官場、職場、理財類圖書還是層出不窮。這樣的閱讀對人精神世界的填充毫無益處,但不能否認其實用性。 
  學者李潔非最近完成一部對中國當代思想史的研究專著――【典型年度】。李潔非說:『調查顯示,國人的少讀乃至不讀,每況愈下。一般的解釋,是應試教育、網絡手機、影視娛樂、電玩卡通等對讀書時間空間的擠壓侵奪。殊不知,少讀書或不讀書並不是新現象。』
  關於國人閱讀率下降,的確不是新話題。每言及此,都讓人痛心疾首,覺得這會讓我們進一步落後於世界。可有意思的是,這種不讀少讀現象,在西方國家也已經存在。
  歐盟統計局近日公佈一份統計報告說,因為沒有時間沒有錢,如今,不讀書、不聽音樂、不看歌劇的歐洲人越來越多。不讀書的原因,逾四成人表示是沒有時間。 
  不讀書之於個人,或是興趣分殊,之於一個民族,卻意味着精神世界的空洞。所以,這樣的現象出現在哪裏,都是值得憂慮的事情。正因此,歐盟委員會負責文化教育事務的委員瓦西利烏女士才會說,歐盟各國政府必須採取措施鼓勵人們參加文化活動。
  值得深思的還是:不讀少讀為什麼會發生?
  是沒時間麼?別忘了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意擠,總是會有的。比如坐飛機,有人打遊戲,有人睡覺,也有人是用來讀書的。
  是沒有錢嗎?現在的書,價格確實不能說便宜。但是,幾百塊錢買雙鞋對於很多人來講都是正常消費了,與之相比,幾十塊錢買本書,的確算不上太大的支出。
  原因只能歸結為一點:沒了興趣。
  李潔非分析說,讀者大致分兩種情況:要麼感覺到精神飢餓但苦於沒有精神食糧;要麼精神食糧充裕但精神飢餓感卻消失。但總之實質一樣,即,精神世界枵腸空腹。毫無疑問,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精神飢餓感的消失。這種消失,有明顯的時代因素:『在上世紀90年代以後,受市場經濟大潮衝擊,造成人們功利心重,讀書就更少了。但視線朝以前延伸,又發現不讀書的風氣在當代由來已久。』
  功利心重和不讀書,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邏輯關係?其實,歸結到一起就是兩個字:無用。有用的事就多做,沒用的事就少做,這就是功利心態的必然選擇。讀書有用,『書中自有黃金屋』,就多讀書;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那還讀書幹啥呢?
  而有用沒用,又進一步被簡化為能不能賺錢,能不能升官。所以我們就發現,雖然人文社科類圖書整體不景氣,但官場、職場、理財類圖書還是層出不窮。這樣的閱讀對人精神世界的填充毫無益處,但不能否認其實用性。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最近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她對西方社會的一個觀察。那裏的人失業每個月可以領800元失業金,可以保證吃喝不愁,於是問會不會因為這個好多人寧可失業不工作呢,人家就告訴她,哪怕只有900塊錢,他們都願意拿着這900塊錢去幹活,而不願坐在家裏拿救濟,這是他們的文化導向。董明珠由此反思,30年改革開放,我們的物質非常豐富,但我們的精神說老實話真的是在走下坡路。倡導的是索取,根本沒有奉獻。我們的教育真的是非常失敗,教育基本是以盈利為目的。
  與此相類似,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曾經有個判斷,說我們的教育正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值得肯定的是,無論多少人少讀或不讀,畢竟還是有安靜讀書的人存在。在他們那裏,是摒除了實用主義的算計,讀書仍是滿足精神飢餓感的方式。這樣也好,可以讓讀書真正回歸於興趣,而不是工具。
來源:山東商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