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作爲首都功能核心區,擁有豐富的中醫藥文化、醫療、科研資源。老字號中藥企業『同仁堂』、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中醫醫院等知名醫院、全國頂尖中醫科研機構中國中醫科學院等機構均位於東城。 2009年12月29日,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辦公會上,北京市東城區獲准成爲『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提出中醫藥『兩極多點、三大平台』的發展框架,即以中國中醫科學院爲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極核,以同仁堂集團爲中醫藥產業創新體系極核,打造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健康服務、中醫藥產業『三大平台』。兩年來,在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播、開展惠民服務、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等方面成效顯著。 學校爲學生普及中醫藥文化 2011年9月,北京中醫藥大學與北京宏志中學聯合開設的『中醫藥杏林實驗班』開課。除了完成普通高中階段全部課程外,【中國古代哲學基礎】、【國學導論】、【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和【中醫藥學知識概論】等中醫藥基礎課程,也成爲實驗班學生們的必修課。 實驗班學生劉雪梅告訴記者,必修課程一周有兩節,每周還有一次研究性學習,更讓大家感興趣的,要數參觀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醫史博物館、中醫藥博物館和中醫藥大學藥材種植基地等場所的實踐活動。 宏志中學校長熊勁介紹,實驗班從全市北京戶籍的初中畢業生中擇優選拔。增設的課程是由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相關專家爲學生們『量身定製』的,並由北京中醫藥大學老師來校授課。『有些中醫知識不好理解,但是經過老師的點撥,我現在對中醫也有初步了解了。』學生穆思卿說。據了解,成績優秀的學生還可獲推薦參加北京中醫藥大學的自主招生選拔測試,兩校間的合作,將探索出中學與大學聯合進行特色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據了解,東城區在中小學開展『一經、一書、一園、一操、一網、一班的「六個一」』中醫藥文化傳播工程。除開設『中醫藥杏林實驗班』外,通過誦讀『中醫養生三字經』、學習【青少年中醫藥文化知識普及讀本】、建設『身邊的百草園』、練習『中華傳統健身操』、開通『北京市青少年近視健康管理平台』等方式在中小學生間普及中醫藥文化,讓學生受到中醫藥文化氛圍的薰陶。 社區爲居民提供健康管理 劉老先生近來嗓子有些不舒服,在海運倉社區衛生服務站,不用排大隊,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診斷、開藥、取藥的全過程。『有些小毛病,我都會來這兒找大夫給看看,省得去醫院排大隊,在家門口就醫,方便我們老年人。』 不僅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到便利的醫療服務,對於一些大病患者或是不方便掛號的患者,社區服務站還可通過中醫藥社區衛生信息系統,實現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掛號處的聯繫,爲患者掛上號。醫務人員只需輕點滑鼠,就調出了包括診療系統、治未病系統、區域中醫藥服務系統和管理系統等內容。系統中各患者的健康檔案、中醫診療電子病歷、中醫體質測評結果等內容一查便知。就連患者藥物過敏史,和有無吸菸等不良生活習慣等信息,也一一記錄在案。 東城區制定了【東城區關於建設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社區的意見】、【東城區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社區建設標準】、【東城區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社區考評細則】,篩選出39個社區作爲2011年試點,開展健康信息採集、健康狀況評估、中醫藥科普和健康教育活動、中醫藥特色問題活動等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工作。打造以中醫藥防病、健康管理爲目標,以中醫藥機構合作爲途徑,以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爲基礎的『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社區』。 東城區還依託優勢醫療資源,開展了醫院與社區中醫藥服務合作。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就與東城區社區管理中心建立了醫院與社區雙向轉診、化驗單直通的新型就診模式,爲社區來源的門急診、住院、生化檢驗開闢綠色通道。 東城區衛生局副調研員賴南沙介紹,該區組建了中醫藥科普知識專家宣講團,編寫了中醫養生讀本和宣傳材料,開展『社區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工作。2011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爲『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醫藥服務試點地區』。 政策爲中藥產業發展開路 2011年12月16日,北京『十病十藥』項目首批新藥『止渴養陰膠囊』在同仁堂集團亦莊生產基地下線投產。去年1月,北京市提出了威脅市民健康最嚴重的十類疾病,並發布了『首都十大危險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實施方案』。同時,全市12個委辦局共同啟動了中醫藥『十病十藥』研發項目。由東城區政府授權,東城區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北京東方信達資產經營總公司,在2011年11月被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授予『首都中醫藥十病十藥產業化平台』牌匾。 東城區在20年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和『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將中醫藥產業列爲全區三大新興產業之一,同時,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作爲一項重要專項規劃被納入全區十二五規劃體系。 東城區產業和投資促進局副局長方愛明介紹,在【東城區『十二五』時期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中,東城區提出了中醫藥產業發展要實現年均10%的增長速度。東城區將著力打造中醫藥研發創新中心和中醫藥品牌中心;發展中醫藥研發服務、中醫藥展示交易、中醫藥保健養生、中醫藥中介服務、中醫藥企業總部等五大行業;實施中醫藥產業監測、中醫藥產學研一體化、中醫藥產權交易服務、中醫藥投融資服務、中醫藥信息公共服務等五大支撐工程。 『從2012年開始,東城區對新型產業的政策扶持將從一年一次,調整爲一年兩次,方便更多符合條件的中醫藥企業申報政策扶持。』,方愛明說,『同時,還將加大政企聯合力度,發揮同仁堂、國藥集團、醫藥股份等駐區醫藥龍頭企業的業內輻射力,並且探索組建試驗區中醫藥產業聯盟。』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