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放开单独二胎没有积极意义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2013-10-15 00:00| 發佈者: 沈沱| 查看: 2564| 評論: 0|原作者: 何亚福|來自: 何亚福网易博客

摘要: 何亚福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今年11月召开,多家媒体报道,三中全会有可能讨论人口政策调整问题,并可望出台“单独二胎”政策。卫计委近期回应“生育政策”话题,也未明确否认“单独二胎”将放开的新闻报道及相 ...
        何亚福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今年11月召开,多家媒体报道,三中全会有可能讨论人口政策调整问题,并可望出台“单独二胎”政策。卫计委近期回应“生育政策”话题,也未明确否认“单独二胎”将放开的新闻报道及相关传言。10月8日证券时报网报道:分析人士认为,二胎政策如放开,五类个股将受益:母婴药类、婴幼儿奶粉类、纸尿裤原料类、儿童玩具类、幼儿教辅类。

 

然而,我对三中全会有关人口政策改革问题并不抱乐观态度。这是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迹象显示三中全会将对人口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最多是出台“单独二胎”政策而已。而我是反对实行“单独二胎”政策的。

 

“单独二胎”政策,无论是从生育权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生育率的角度来看,都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如果全国普遍实行“单独二胎”政策,与现行生育政策相比,并没有增加多少允许生二胎的人群,因为农村地区本来是实行“一孩半”政策的。如果农村地区也实行“单独二胎”,那么由于农村地区的独生子女家庭相对来说并不多,非独生子女夫妇第一胎生女孩也不能生二胎了。

 

与单独二胎政策相比,全面放开二胎还有一些积极意义,因为多次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大多数夫妇的生育意愿是两个孩子。如果全面放开二胎,满足了大多数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也有利于提升现在过低的生育率。如果现在放开二胎,还有一部分70后妇女赶得上生二胎。70后妇女对于中国人口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很多70后妇女仍然愿意生二胎,而80后妇女的生育意愿普遍低于70后。如果70后妇女不能生二胎,那么,当70后妇女彻底失去生育能力之后,中国人口将难逃雪崩之结局。

 

然而,即使全面放开二胎,也仍然是限制生育,也仍然要处罚生三胎以上的夫妇(尽管现在很少夫妇愿意生三胎以上了)。10月12日《新京报》报道:早在1985年7月,人口专家梁中堂在翼城力推“晚婚晚育加间隔”的二胎试点,要求已婚女性不早于24周岁生育第一胎,30周岁后可生育第二胎。这一建议获得中央支持。如今,28年过去了,原翼城县计生委主任冯才山介绍,这个能生二胎的县,人口并没急剧增长,反倒生育率下降。所以,即使是全面放开二胎也不足以维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更何况是单独二胎。我认为,现在应该彻底取消生育限制,而不是放开二胎。

 

取消生育限制,其理念意义高于实际意义。如果现在取消生育限制,在开头几年,中国的生育率会有显著回升(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以前想生而政策不允许生的夫妇会在这几年生孩子)。但从长期来看,取消生育限制,对中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即使不限制生育,大多数夫妇也不愿意多生孩子),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国抛弃了这个愚蠢的限制生育的政策,在人口政策上从此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为什么说限制生育的政策是愚蠢的?我在《人口危局》一书中已详细分析了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并说明限制生育的政策带来了加速老龄化和性别比偏高等负面效应。2000年和201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证实中国处于1.2左右的超低生育水平,其他国家如果遇上这么低的生育率,鼓励生育都来不及了,怎么还能限制生育呢?

 

我们可以看看中国大陆周边的韩国、台湾、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它们过去只实行过柔性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现在一些国家还鼓励生育,但生育率仍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泰国生育率较高,也只有1.6;韩国、台湾、新加坡的生育率只有1.2~1.3)。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即使是柔性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也是错误的,更何况是强制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这是错上加错!中国现在需要彻底转变人口政策:在微观上,夫妇应有权决定生育多少个孩子;在宏观上,需要出台有利于养育孩子的政策(例如对多生孩子的家庭减税),力求使生育率回升到世代更替水平附近,维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

一本全面批判计划生育的书《人口危局》网购:淘宝网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