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8月19日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對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戰線的要求。講話為在新形勢下博物館這一以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為己任的文化機構確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
截至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15歲以下未成年人口約佔總數的38%。面對這一數量龐大的特殊群體以及他們的知識水平、生理心理特徵,博物館如何制訂自己的教育策略?如何向他們講好中國故事呢? 教育是當代博物館功能的核心 隨着我國綜合實力的快速提升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樣化,特別是2008年以來博物館免費開放的不斷推進,中國博物館教育的面貌正在發生着根本性的改觀。為使博物館所收藏、研究、展示的民族文化遺產資源得以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為社會公眾所共享,不但博物館的教育理念和策略在不斷調整,甚至博物館資源與目的等博物館本質性問題的討論也引起人們的熱議,有人甚至認為:『如果收藏是博物館的心臟,那麼教育則是博物館的靈魂。』 博物館毫無疑問是重要的收藏機構,更為重要的是,博物館是一個向所有人開放的文化機構,博物館必須開展多種多樣的、針對不同觀眾群體的教育活動,幫助人們去體驗、發現、欣賞、深化對自然和文化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的認識甚至價值觀會發生某種改變,最終轉化為他們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的積極因素。這也是博物館教育的核心職能。博物館的『收藏―研究―詮釋―展示』不僅最終契合於博物館教育功能的實現,而且強調了博物館是『向所有的人開放』的文化機構。『所有的人』,即包括了人口統計學意義所有人、使用博物館方式上的所有人、使用博物館目的上的所有人,以及對博物館不同需求的所有人。 教育策略是關鍵 西方博物館界有句名言:『博物館不在於擁有什麼,而在於它以其有用的資源做了什麼。』 博物館未成年人教育策略,要體現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換的理念。觀眾在博物館的學習過程,是他們通過與博物館展品(或藏品)的知識(信息)、博物館所提供的學習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實現的。考慮到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徵,傳統教育中那種過多強調外部刺激、觀眾被動接受的思維在更多情況下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面對未成年觀眾,博物館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職責是提供有效的學習資源(主要指經過謹慎分析、提煉、開發的,符合未成年人特點的展覽信息和相關知識),創造出能夠幫助和促進未成年人學習的環境(主要指博物館專門辟出的學習空間、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有趣激勵的學習模式),從而使未成年人實現啟發性學習、協作性學習和主動性學習。 同時,博物館未成年人教育策略制定,要努力實現多種教育資源的有效集成。博物館有些教育資源是專門為未成年人設計的,而有些則是為其他觀眾設計但可以為未成年觀眾所使用的。無論屬於上述兩種情況的哪一種,五種形態的教育資源在未成年人教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博物館教育人員、相關的輔助資料、必要的設備設施、針對性強的教育活動和適宜的學習環境。其中尤以受過一定專業訓練的未成年人教育人員和符合博物館文化的特點的物質載體資料更為重要。 青島市博物館的實踐 近年來,青島市博物館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摸索和嘗試。2010年5月30日,青島市精神文明委員會主辦的『青島市未成年人社會課堂』掛牌儀式在青島市博物館舉行。這項文化工程涵蓋了文化博覽、科普教育、農業博覽、名牌企業、國防教育等十二大類200個機構。青島市博物館因勢利導,及時推出了『我們的節日』和『公益培訓班及文博夏令營』兩個系列活動和包括『互動空間』『國韻學堂』和『千古探秘校園行』等內容在內的固定活動項目。 互動參與是一種雙向教育,可以有效激發未成年人的參與意識,是未成年人在博物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模式。依託於固定的場地、完善的設備和專業的策劃及輔導力量,結合館藏文物、陳列展覽或民俗節日等,讓未成年人與藏品或複製品進行零距離接觸,親手製作各類文物器型、臨摹描繪文物紋樣等在青島市博物館已屬於常年開展的保留項目。例如,『國韻學堂』是青島市博物館以傳統文化為基礎,以探索宇宙萬物的基本元素『水、木、金、火、土』五行為主要內容的啟蒙性教育課程,引導孩子們關注宇宙,關注生活,了解歷史,體會國學精髓,感悟人生哲理。它以其輕鬆有趣的內容設計和手腦並用的互動體驗特色,成為青島市博物館為未成年人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品牌項目。 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無疑是博物館開展未成年人教育的核心平台和途徑。例如,傳統節日是以家庭為單位參觀博物館的最佳時機,博物館就結合本館藏品和研究成果,以不同節日的習俗和來歷為主線,策劃組織了多種適合家庭特別是未成年人參觀的親子活動。活動內容充分考慮到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認知特點,在館藏文物和陳列展覽中選擇與特定主題相關的文物與事件,製作了輔助觀眾了解展覽及文物的『寶藏路線圖』。小觀眾拿着『路線圖』在主動參與的模式下找尋相關文物、解答相關問題,在親身體驗中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和簡單的文物知識,增強愛國情感,感知中國故事,與他們的家長一起徜徉於知識的海洋中,沉浸在發現傳統文化的樂趣中。 未成年人教育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系統工程。今天的博物館在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資源的同時,也將合作的目光投向館舍之外,通過合縱連橫,不斷豐富博物館未成年人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近年來,青島市博物館在廣大志願者的積極參與下,成功開發了諸如『千古探秘校園行』之『書的故事』『銅鏡的故事』『文房藝術』等系列特色『文化包』,走出館舍圍牆,走進校園,走到未成年觀眾中間。 隋永琦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