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總是把有秩序的世界搞得很混亂,哲學家就把它收拾一下,搞得清晰一點。』近日北大圖書館,哲學家周國平與藝術家周氏兄弟做客騰訊書院,以【當代藝術和感覺主義】為題,展開一場藝術與哲學的跨界對話。
周國平認為在藝術領域本身,一般規律是哲學先於藝術。藝術的變化不光是從寫實到抽象,還有另一種趨勢――從架上到架下,越來越多的人從事架下藝術活動。周氏大荒舉例,殺豬也叫做行為藝術之一,有一個很著名的奧地利藝術家,他的作品就是殺牛,一個隊伍幫他殺牛,再把血淋淋的牛扛出來,這就是他整個過程。這樣的藝術作品有何價值?應該如何評價?在周氏大荒的看來,藝術欣賞是極其私人和主觀的事,那麼藝術作品到底有沒有評價標準?周氏山作稱,唯一的尺度就是在人類歷史長河裡面由時間來篩選,真正的藝術要經過歷史的積澱,時間會把沒有內涵的東西淘汰掉。一個藝術家無論怎麼宣傳,在一段時間以後,這種外在的作用力不再有意義,剩下的只是作品講話,後代是否喜歡它,由他們決定。文學也是一樣,莎士比亞的作品今天仍受歡迎,這是作品本身的生命力。 來源:東南快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