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青春也不是吃素的,不同時代人的青春各有特點。我們這一代人有種特殊的幸福――可以見證歷史的巨大變化。』在被問及對『青春』的看法時,王蒙如是說。
王蒙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曾任文化部部長、中國作協副主席,1953年因創作小說【青春萬歲】而知名。近日他在北京爲東直門中學的學生作了一堂精彩的演講,將自己的人生經歷以及對青春的感悟娓娓道來。 『我們這代人見證了歷史的巨大變化』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的王蒙還是一名中學生。王蒙回憶稱,新中國的建立爲他們那批年輕人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儘管當時也有單純幼稚的一面,但渾身燃燒著激情,認爲每一天都陽光燦爛、快樂無比,曾自發組織許多活動。說至興起,王蒙還演唱了幾首當時流行的歌曲,引發全場雷鳴般的掌聲。 王蒙一直強調,他們那代人有種特殊的幸福:可以見證歷史的巨大變化。比如北京和平解放,解放軍的入城儀式,【共同綱領】的通過等等,每個人像被歷史的大風吹著往前走。 『青春』,對不同時代的人來說,具備許多相同的特點,比如熱情、敏感、感情豐富,期待美好,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愛。但隨著環境的改變,『青春』的含義也會變得各式各樣。 『誰的青春也不是吃素的。』王蒙說,不管以何種方式表達,青春都具有求索的精神,每個人的青春帶有個人對世界的強烈反映,以及對人生的感悟。儘管現在形勢發生變化,但年輕人仍擁有火熱的心,具備探索精神、期待和激情。 定名【青春萬歲】爲銘記那個時代難得的青春機遇 上世紀50年代,19歲的王蒙創作了【青春萬歲】,並因此知名。之所以當時將自己的作品定名爲『青春萬歲』,是因爲王蒙希望以此來銘記那個時代的年青人難得的青春機遇:能夠把自身的青春烈火和國家民族命運結合在一起。 王蒙感嘆,現在已無法回到當初新中國剛成立時的那種熱情,『正因我看到青春可能會逝去,激情可能會冷卻,就好像歷史不可能總吹著衝鋒號,說青春「萬歲」,意味著最起碼的紀念。』 【青春萬歲】從初創到現在已六十年整,其間這本書一直在斷斷續續地再版,不斷發行。王蒙認爲,這說明在人間,嚮往不會滅絕,文學不會滅絕。 『與現代人不同,我們那時的生活擁有如此幸福的回憶和光明的底色,最大的特點就是兩個字「相信」,相信中國能建設得更好、相信文學會永遠吸引我們,相信各種美夢都有實現的可能。』王蒙調侃道,雖然他的年歲已經不『萌』,但仍然願和大家一起,只要活一天,就保有美好的信心和期待。 處境艱難時曾『得過且過』年近八旬仍堅持創作 1963年至1979年,王蒙一直生活、工作在新疆地區,雖然在處境磨難的時期也有『得過且過』之時,但慶幸的是,他能夠一直保持對生活的興趣,從未悲觀絕望。『雖然環境艱苦,但新疆有沙棗,胡楊,有澎湃的伊犁河,有飛翔的雄鷹,有很多東西可看可想,這就很有意思。』 堅持學習,也是支撐王蒙走過磨難的動力之一。談及過去的磨難,王蒙笑稱:『我在新疆那裡讀的是維吾爾語的博士後,預科三年,本科五年,碩士三年,博士三年,博士後又三年,一共十幾年,可以學習不同的文化知識、宗教、地理和歷史。困難的處境人人都會碰到,但我們沒有權利悲觀、不去善待自己的生命。』王蒙表示,只要他活著,還沒有完全昏聵,就將繼續學習下去。 如今,年近八旬的王蒙仍然精神矍鑠,不斷有新作問世,創作熱情不減。在他看來,一個人必須有耐心,因爲生活在不斷變化,沒有人能清晰預料它的走向,此時耐心就比智慧還重要。王蒙表示,在沒有衰老之前,『我們仍將「青春萬歲」。』 此外,王蒙還透露,他正在寫新的長篇小說【煩悶與激情】,預計明年夏天與讀者見面。 來源:東南快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