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易富贤:“单独二胎”政策只是开始--《华夏时报》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2013-11-29 23:20| 发布者: silviashi| 查看: 3098| 评论: 0|原作者: 易富贤|来自: 易富贤网易博客

摘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11-27 23:21 本报记者 马广志 北京报道 多年来备受关注的“单独二胎”政策,如今终于有了定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启动实施 ...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11-27 23:21

本报记者 马广志 北京报道

    多年来备受关注的“单独二胎”政策,如今终于有了定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对此,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者、人口学专家易富贤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说明计划生育“二胎政策”的坚冰正在融化。但他同时表示,“单独二胎”只应该是一个开始,还应该出台更积极的有利于人口发展的政策。

“二胎政策”的坚冰正在融化

    《华夏时报》:你如何评价“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

    易富贤:不管怎么说,从“双独二胎”到“单独二胎”,政策的嬗变都在释放着一个信号,即计划生育“二胎政策”的坚冰正在融化。

    其实,中国的生育率在1990年之后就低于更替水平,2000年只有1.22,说明中国至少在1990年之后就应该停止计划生育。即使停止计划生育后,也只有最初的两三年时间生育率会达到2.1到2.3,以后会降到1.7、1.6,20年后会下降到1.0-1.2左右。为此,中国需要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出台更积极的有利于人口发展的政策,而不能仅局限于“单独政策”的推行。

    《华夏时报》: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是独生子女政策,“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是否意味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

    易富贤:现行人口政策的弊端是多方面的,比如导致今后4亿老人老无所养,4000万光棍找不到老婆,1000多万的失独家庭,4000万中风病人和3000多万老年痴呆症病人无人照料。

    不能否认,放开二胎将使“失独家庭”的几率变得更小。但也要承认,“单独二胎”政策受益人群还比较少,比如1980年出生的妇女,考虑到婚配、已生二胎比例、不孕率等多种因素,只有7%的人口受益于这项政策。此外,农村头胎是女孩本来就可以生二胎,尤其是很多人根本不愿生,因此实际多生孩子的数量非常少。因此“单独二胎”并不意味着独生子女政策终结。

    《华夏时报》:允许单独家庭生育二胎是否会导致人口失控?

    易富贤:我在2007年曾经大致估算过,“单独二胎”最多每年多出生170万。6年过去了,人口形势发生了改变,比如说城市化水平提高,现在育龄妇女开始减少,生育意愿降低等。因此,“单独二胎”政策对缓解中国人口危机只是杯水车薪。当然,由于育龄妇女堆积效应,暂时还是会有一些出生高峰的,希望不要被这个高峰吓到。

    《华夏时报》:近日,卫计委表示:启动“单独二胎”政策不设统一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对此你怎么看?

    易富贤:我希望各地不要拖拖拉拉了,时间就是生命。符合条件的要赶紧“行动起来”,其他地方也应该创造条件“生产自救”。

“单独二胎”只是开始

    《华夏时报》:近年来,你一直在呼吁人口政策要调整,不调整的话,后果会很麻烦。为什么这样说?

    易富贤:的确,人口政策调整已经到了十字路口。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丰富的劳动力和年轻的人口结构。但是,这种人口红利在实行了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已经开始消失,这从以下两组数据可见一斑。

    首先,日本和欧盟都是在15-64岁人口开始负增长的前夕就开始出现经济危机。中国15-64岁总劳动力和20-59岁劳动力都将在2014年开始快速下降,其中20-59岁人口将从2013年的8.45亿降低到2030年的7.45亿,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开始放慢,整体经济也将随之减速。

    其次,从国际经验看,老年抚养比低于12%时,经济可以保持在8%以上的年增长率,但一旦高于12%后,经济增长率将跳跃性下降。2011年之前,中国的老年抚养比一直低于12%,过去30年经济也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当年一样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但到2012年,中国的老年抚养比已经为12.6%,2020年将达到17.6%,2030年将超过25%,这意味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即将放缓。

    美国副总统拜登2012年时说过一句话:“考虑到独生子女政策,”在未来20年,“中国根本不可能保持目前的经济增长。”这不能不让我们忧虑。

    《华夏时报》:计划生育的初衷是怕人口增长过快。那么,计划生育到底让我们国家少出生了多少人口?如果当年不实行这个政策,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易富贤:中国之所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是因为当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专家“论证”中国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40亿峰值。其实这种预测是错误的,因为当时没有人能搞明白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知道,社会经济越发达,教育水平和养育成本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婚龄、育龄越晚,不孕率越高,丁克、单身人群比例也越高,生育率也因此就越低。

    我在《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一书中详细分析,假如中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实行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在2010年也只有大约15.3亿,不是宣传的17亿多人;也就是说计划生育只少生了2亿多人,而非少生4亿多人。假如中国在1980年就彻底废止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在2010年也只有14.7亿,在2036年达到约16亿的顶峰后开始负增长,不会如他们所预测的那样在2050年达到40亿。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中国现在和将来的人口结构更为健全,经济潜力也很大,绝对可以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华夏时报》:但是,我们也看到像印度这样的国家,近些年人口增长一直都很快,似乎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您如何看?

    易富贤:印度社会发展水平比中国落后,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但是生育率也从1970年的5.5下降到1980年的4.5、2010年的2.5,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度的生育率还将下降,不会有人口膨胀压力。印度的人口结构远远比中国要好,2010年印度的中位年龄只有25.5岁(只相当于中国1990年的人口结构),而中国的中位年龄却为36岁了。2003年以来印度的经济高速增长,2012年人均GDP(2005年恒定国际美元)已经相当于中国2003年的水平。中国由于人口结构老化,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而印度将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今后印度的经济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2035年、2050年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人之比将分别为3∶1、2∶1,而印度却分别是7∶1、5∶1。国防力和经济力对比可想而知。

    《华夏时报》:有学者表示:世界近现代史上,从来没有过人口减少经济社会却得到发展的事例。是否可以说,人口增长就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呢?

    易富贤:世界近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就是人口增长。20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将近4倍,同样的时间内全球GDP是1900年的18倍以上,全球人均GDP增长5倍。按照安格斯·麦迪森的估算,从公元元年到1820年,世界人均GDP从467美元(以1990年的国际元为标准)到666美元,花了1820年才增加了43%,而从1820年到2008年的短短188年里,世界人均GDP却翻了10多倍,从666美元上升到7614美元(同期世界人口增加了5倍多)。

    但是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有几十年的滞后期,比如日本在明治维新开始鼓励生育,人口增长很快;但是人均GDP直到二战后才快速增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是因为1950年-1980年出生的人口推动的。

    《华夏时报》:计划生育政策是当年站在计划经济视角上的认识出台的,现在中央《决定》要“让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否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人口政策还会做更大的调整?

    易富贤: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让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意味简政放权会进一步推进,各种之前的管制会放松。政府最应该放权的是计划生育。我认为“单独二胎”只是开始,人口政策既然已经“动”起来了,就不应该止步,应该一鼓作气,将自由生育权完整地还给老百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