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對於古村落的認識,已經走過了幾個階段:從最初作為鄉情故土的情感之地,到作為民俗民風的文化資本,到現在一些地方政府把其視為具有開發價值的社會資本。昔日的古村落,現在正經歷着生存功能和造血機制的衰落。古村落的保護,不僅僅是古村落的物質形態本身,更主要的是其中包含的文化物種,以及以人為核心的活態文化傳統的保護。
古村落是一種文化資本 體現着民族民間創造智慧的村莊,今天仍是被我們忽視的生態資源。中國農耕文明以第一自然為本的思想在現代社會形態仍然是適用的,是符合低碳時代現代發展的。村莊,是我們要重視依賴的以自然為本的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隨着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是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村落的自然生態與休養生息價值凸顯出來。古村落的生態價值及自主的慢生活方式,成為城市望塵莫及的優勢,而邊疆地區的一些古村寨,更是成為吸引世界矚目的文化物種稀有之地。 鄉村文化資本概念的提出,是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本土化和文化遺產保護實踐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創造性解讀。但有形遺產與無形遺產二者缺乏整合意義的認知實踐,使無形遺產在概念的界定和現實操作中易孤立化,易忽視發生學意義上的文化生態的整體性,也使保護實踐的工作容易局限於文化形式本身。 古村落應是活態博物館 城市化進程中,小城鎮的發展涉及到農業人口向城市居民的轉化。小城鎮發展的方式應該是多元的:是讓農民移居城市(城鎮)實現現代化,還是讓農民在家鄉的土地上實現現代化?所以,一方面,對那些進入保護名錄、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與生態價值的古村落,應當去保持其原生的物質形態與活態的農業生產與習俗傳統;另一方面,對那些不能進入保護名錄、同樣有特色的古村落,我們倡導在鄉村有可持續發展資源的基礎上建造有特色的新鄉村,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新農鎮發展』。 『新農鎮發展』是以農為本,以村社第三產業發展為輔,以新型的多方股份合作方式為發展基礎,考慮到農村與城市的互動與互補。其實,許多古老的村莊本身就是一個獨具特色的活態博物館和文明生態區。當務之急是,要儘快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吸引年輕農民工回家鄉就業致富,讓古村落保持有人氣的日常生活。 古村落保護的關鍵不僅僅是物質化的建築,同樣包涵以人為本的鄉土棲居文化方式,否則,至多是做了個『古代房地產』。唯有受到尊重和權益保護,農民才會熱愛他們的文化。並通過探求權益的邊界問題和經濟學的新視角,讓農民獲得應有的資本收益。 中國的農村是個蘊含着智慧的地方。解決不了鄉村問題,中國的現代化就不可能完全實現,鄉村是考驗改革開放的最後一道關。今天的古村落也是未來的,沒有人有權力讓古村落消逝在我們這一代手中。 (喬曉光 作者為中央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 來源:文匯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