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申遺成功後的是與非
南十里舖小學校長 李振江 2013年12月4日,伴隨著中國珠算項目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之而來的是各種鋪天蓋地的關注和評論。 相關評論中對珠算被確認爲非遺項目後有助於讓更多的人認識珠算,了解珠算,增強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揚與保護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持贊同和支持的態度。可一旦談論到是否有必要把珠算作爲課程而回歸到校園的問題時,絕大多數評論者持否定態度。 珠算畢竟是屬於中國數學文化中曾經輝煌燦爛成就中的一項,那爲什麼與數學研究和教學相關的人員不發聲?我想原因只有一個,珠算傳承的狀況真正是到了處於瀕危的狀況。不要說精於珠算的專業人員,就是從事數學研究和教學的工作者對珠算達到大致了解和掌握程度的人員也是鳳毛麟角。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實,反對弘揚珠算的觀點或建議也有中肯之論。比如:現實生活、學習、工作中誰還用得著算盤,現在的學生本來學習負擔就夠繁重了,再加上一門需要大量背誦口訣和練習的珠算課程,不是更讓人擔憂嗎?以上種種,是現實也是無奈。 其實,在這場討論中,評論者都忽略了這樣一句話:『它以簡便的計算工具和獨特的數理內涵,被譽爲「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從理論上說,擅長加減運算的珠算最起碼可以實現現在所已知的所有初等數學的計算問題。我們缺的僅僅是程序而已。而正是這個『程序』,成了橫亙在我們把珠算和現代數學教育聯繫起來的一座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山。如果我們能翻越這座高山,把珠算演變成現代數學教育中一個當然的不可或缺的工具的話,所有的爭論態勢將會截然相反。 創新是一個民族得以永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動力和源泉,我們現在說把珠算納入到學校課程中來,納入的應是創新後的珠算知識,是有現代意義和世界領先水平的全新珠算教學知識結構體系。那種還認爲我們是爲了保存傳統而傳統的論調可以休矣。 來源:鄭州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