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導幾天前閉幕的2013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時,不少媒體都使用了『中國紀錄片迎來春天』之類的表達。如此判斷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依據:其一,國產紀錄片今年成爲各大衛視重點採購目標,可供版權交易片目數量比往年增長不少;其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稱明年將實施更多扶持紀錄片發展的舉措,並要求所有34個上星綜合頻道平均每天必須播出30分鐘以上的國產紀錄片。
中國紀錄片的春天真的即將到來?作爲一名總覺得優質國產紀錄片總體稀缺的紀錄片愛好者,我覺得這樣的判斷多少有點過於樂觀。檢索媒體報導,類似的『春天說』已成最近幾年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陳詞濫調。但實際上,無論是中國紀錄片的制播總量、成交價格還是市場潛力,顯然都沒有太多春暖花開的跡象。 與近幾年風生水起的電影電視行業相比,長期被邊緣化的國產紀錄片的處境依然艱難。據業內人士稱,國產紀錄片價格多數在每分鐘百元以下,但依然鮮有買家。崔永元耗資1.3億元、歷時8年拍攝的32集紀錄片【我的抗戰】,投入市場時電視台開價僅爲每集1500元――與之形成對照的是,76集電視劇【甄執】售給單家衛視台的價格每集近100萬元,38集的【辣媽正傳】更創下了每集500萬元的天價紀錄。 價格嚴重偏低、觀眾認知度不足、收視率普遍較低,種種困境都讓紀錄片工作者的生存空間越來越逼仄。毫不誇張地說,國產紀錄片的發展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的怪圈――創作者難以得到觀眾和市場的認可,積極性和創造性嚴重受挫,拍攝出優質紀錄片的概率越來越小,這又進一步使得紀錄片遭遇『寒流』。 在寒冬里待了太久的人,總是格外期待春天早日到來。但現在的問題是,僅將國產紀錄片突圍的希望寄託於行政力量的扶持,恐怕並非長久之計。無論是有關部門強令34個上星綜合頻道『每天必須播出30分鐘』,還是由此導致各大衛視搶購國產紀錄片,都不足以讓中國紀錄片在健康的市場環境中發展壯大。 部分綜藝節目、電視劇、電影之所以能贏得觀眾的青睞,主要是因爲這些領域有成熟的市場機制,觀眾的評價和偏好還能與生產者之間形成良性互動,促使節目質量越來越高、市場蛋糕越做越大。但是,以行政命令爲國產紀錄片保駕護航,固然能交出一份每年播出時間超6000小時的成績單,結局卻很可能南轅北轍――質量提不上去,反倒會讓觀眾對國產紀錄片更失望。 央視去年播出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引發現象級的轟動效應,收視率一度超過同期熱播的電視劇。據媒體報導,【舌尖上的中國】還創下了中國紀錄片海外銷售的最好成績,每集對外售價達4萬美元;而將於春節開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僅冠名費和插播廣告收益就已破億元。國產紀錄片要想擁抱春天,真正靠譜的道路是多以此類優質作品贏得市場和觀眾。 【舌尖上的中國】的成功,並非不可複製。一方面,該紀錄片勝在融合了中國美食和中國文化的因素,而中國的歷史傳統、時代風貌和價值理念,正是中國紀錄片的核心競爭力,紀錄片工作者們在這方面還有很多潛力可挖;另一方面,【舌尖上的中國】創造收視傳奇的秘訣在於,該紀錄片從選題構想、素材拍攝到後期剪輯、社交網站口碑營銷都做得堪稱完美,這正是值得其他從業者學習之處。 紀錄片是記錄歷史、催發思考、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節目形態,紀錄片在中國還有很廣闊的成長空間。此前中國紀錄片遭遇持續『寒流』主要系『內因』所致,要走出『寒冬』,關鍵是練好『內功』。至於有關部門,最應該做的其實是在審批立項等方面尊重藝術創作的規律,同時以適當的財政投入和政策來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湯嘉琛)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